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2006年:基金业困境中能否突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9:12 解放日报

  新年起步,基金业成为一个市场话题,人们关注它能否从困境中突围。

  去年,基金业日子过得不太好:整体亏损近8亿元,亏损面超过50%;100多只开放式股票基金分红总额仅有14亿元,不到2004年1/3。

  一种观点于是自然而生——2006将是“基金洗牌年”。从2005年基金业面临的困境看
,洗牌也许就在眼前。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各基金之间差距在不断拉大。根据基金2005年第三季度的报告,去年截至9月底,所有基金公司中持有基金份额超过百亿份以上的基金公司有13家,持有份额占基金市场总规模的72%,规模最大的南方基金,持有份额达526.29亿份。相反,管理基金规模最小的公司持有基金份额仅3.39亿份。这样的悬殊,为洗牌提供了一种市场基础。

  外来竞争者的进入,也将加快基金业洗牌。例如,银行系基金的设立。业内人士预计,明年银行系基金队伍将大步扩容,外资增持合资基金公司股份比例可能升至49%上限。另外,2006年还被业内普遍认为将是保险系基金诞生之年,这将进一步挤压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

  还有一种观点——2006是基金业“营销转型年”。对于基金来说,依托营销手段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去年下半年,基金在营销上已经开始酝酿转型。除银行、券商的代销渠道外,基金拓展了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如华安基金等引入电子直销模式;招商基金和银华基金分别借力招商银行网银平台和上证交易所的“上证基金通”,实现了电子代销等。据悉,2005年基金网上销售的增速已经快于银行、券商代销业务的增速。同时,引入第三方销售更是值得期待的基金营销模式,如成立专业的基金销售公司等。前不久市场出现的“基金团购网”,实际上也在充当基金销售的第三方。

  各种新型营销模式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基金的销售渠道,还大大节约了营销成本。从这一点来看,基金业通过营销转型寻求突围,也许酝酿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报记者 蒋娅娅

  相关专题: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

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小调查
·2005年,您投资基金的整体收益情况为:
赢利20%以上,盆满钵满
赢利10~20%,再接再励
赢利不到10%,有赚就好
一年颗粒无收,幸好保本
亏损低于10%,有点受伤
亏损10~20%,苦不堪言
亏损20%以上,欲哭无泪
·封闭式基金已走出一波流畅的独立行情,您的观点是:
已是强弩之末
明年再涨20%
现在难以确定

[专题] [发表评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