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利好预期激发热情 封闭式基金短线选择逢高出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8:29 中国证券报

  国盛证券 王剑

  周三大盘指数继续缩量横盘整理,但基金指数却高歌猛进,沪深两市基金指数双双收出光头光脚的大阳线,其中深市基金指数还创出了今年的最高点位,完全摆脱了以往仰仗大盘的被动局面。这种连续拉升的走势已经多年未见,扭转了长期的低迷走势,不仅实现了止跌,而且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封闭式基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运行阶段。

  价值低估是持续上涨主要动因

  本轮封闭式基金启动的时间与大盘止跌的时间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当大盘股指出现横盘的时候,基金指数却能够不断向上走高,因此基金指数的涨幅明显强于大盘股指的涨幅。而推动基金向上的主要力量是来自于大盘封闭式基金,本轮基金反弹中大盘基金的表现最为突出,涨幅居前的基金都是20亿份以上的大盘基金。

  究其原因,是上轮行情中小规模的基金表现异常的强劲,价格上涨幅度强于净值的增长幅度,而在市场回调中其价格又相对的抗跌,使折价率大大降低,已接近一个合理的水平。而大盘封闭式基金的价格表现长期落后于净值,折价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投资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近期上涨只是价值的发现,属于价值回归,即使在目前封闭式基金经过较大的涨幅之后,其折价率依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中。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虽有较大涨幅,但大盘基金的折价率依旧处于很高的水平,部分折价率居前的个股也是近期表现最强的品种,说明以往这些基金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这一次的基金行情是典型的价值回归,今后的走势还将取决于这些基金的价值低估程度,如果净值也有持续表现,则基金的上涨表现还将延续。

  利好预期激发市场热情

  除了大盘基金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因素之外,还有多个题材刺激着封闭式基金的走强。目前临近年底,又到了基金分红时候,按照目前的盈利水平来看,有相当部分基金具有分红能力,而其价格却相当低,仅仅按照分红率来进行投资回报衡量,目前参与封闭式基金也有极大的价值。还有的就是随着市场创新步伐的加速,权证等金融产品再度上市交易,激发了市场对封闭式基金交易方式的想像,相比而言基金的自身价值大大高于权证,但其股价却相当低,一旦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价格必然会有极大的表现空间。此外,随着最早到期的基金2006年11月存续期满,则封转开必然会提上议事日程当中,大盘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存在着极大的套利机会,必然会吸引资金参与其中。因此多个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介入封闭式基金的资金不断增多,也就造就了现在封闭式基金连续拉高的行情。

  可以肯定的是,以往封闭式基金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局面必然会出现改变,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折价率将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时基金的市场走势也出现了扭转的局面,结束了几年来的单边下跌运行,后市有望逐步进入不断向上走高的通道当中。

  注意激情过后的市场风险

  虽然目前封闭式基金走出了极强的一波上涨行情,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依旧围绕着净值来定位。以往主要是基金的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其净值,但随着今年下半年连续两轮的上涨行情,小盘和大盘基金的价值都有所回归,所以封闭式基金短期还有一定的上涨动力,但随着价格的上涨其风险也将加大。

  从成熟市场的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定位情况来看,封闭式基金都存在一定的折价率,这是正常的情况,所以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不可能降低到零的水平。以前期小盘基金为准,目前小盘基金的平均折价率都在15%附近,大盘基金由于净值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合理的折价率定位也会偏高,不会达到和小盘基金相同的折价率水平。所以当市场上涨到一定幅度之后,必然会出现新的调整,特别是在持续上涨、基金品种累积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介入的风险就更大,至少目前过于激进地参与是不明智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年底因素,基金为了业绩报表的需要,有主动拉升的意愿,在年底之前净值虽然会有所上涨,但年后出于全年的布局考虑,必然会进行新的调整,将导致净值的下降和折价率的回落。因此,从短线操作上看,目前应是比较理想的逢高择机出局的机会,在基金持续拉高过程中,及时出局保住难得的胜利果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