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依赖银行 银行获益无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8:07 证券日报

  □ 农业银行托管业务部 石捷 李琛

  我国的基金发行渠道过于集中,而作为渠道主力的商业银行出于种种原因对基金销售持不积极的态度,也导致了目前基金的销售出现种种问题。

  在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中,基金销售渠道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
理公司等,除了渠道分布比国内广泛以外,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国外有大量的理财规划人员从事基金销售工作,他们通过分析投资者的收入特点、性格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收益目标和投资方案,并根据设定的方案为客户选择适当的基金产品作为投资对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基金销售。

  反观国内,

理财规划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还未成气候,基金的销售只能通过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向客户推荐,而我国的大部分金融资源掌握在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手中,因此银行的渠道在基金销售中最为重要,渠道的过度集中也造成了在一段时间内基金管理公司过分依赖银行的现象,如果银行大力推动某只基金的发行,该基金的发行量就会大幅增加。

  而银行本身也有自己的考虑,基金业务毕竟只是银行所开展的众多中间业务中的一种,基金销售和托管工作带来的收益主要是手续费和托管费收入等,而这两部分收入相比起银行传统业务来较低,相反银行还要为此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从存、贷款的角度看也会占用银行一部分资源。

  商业银行要考虑各项业务的综合收益,因此对基金业务的底线是即便不能带来较大的收益,也不能对其它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在前几年基金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的局面过去之后,除了

货币基金和部分固定收益类的基金产品以外,大多数基金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客户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不仅影响到客户的忠诚度,也影响到了银行其它业务的开展,给银行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

  加之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的售后服务跟不上,销售基金的银行得不到及时、详尽的售后、信息等服务,从而无法向自己的客户提供相关服务。所以,银行对于开展基金业务的热情一落千丈,从前几年几十亿的代销规模沦落到现在甚至不足千万的代销规模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随着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放开,银行更愿意把销售力量用于自己出资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上,其它没有银行背景的基金管理公司想在银行这个代销渠道内分一杯羹就更难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