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净值缩水卖场依然火爆 2005基金二律背反耐寻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7:54 证券日报

  这边厢大市继续低迷,基金净值还在缩水;那边厢卖场依然火爆,规模悄然蹿上5000亿

  □ 本报记者 秦炜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11月28日,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达到52家,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5008.2亿份。2005年,在证券市场仍然低迷的情况下,基金规模还能大幅增长
,显示出基金业尽管在逆市之下,还在发展着、积聚着。

  六要素促成基金业“二律背反”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05年基金业之所以出现“二律背反”现象,主要得益于五大因素:

  一是基金投资范围得到拓展,基金投资于权证、短期融资券和银行存款等问题已有明确规定。

  二是基金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实现了运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网络系统开展基金的申购、赎回业务,同时电话交易、网上交易和基金专业销售等创新渠道也出现。

  三是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已见成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参股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已经展开,目前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均已获批成立,三家首只基金募集规模达到150亿份。

  四是QFII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境外资金流入增加。今年新增了QFII机构5家,新增外汇投资额度接近15亿美元。截至今年10月底,QFII共持有证券资产285亿人民币。其中,持有股票169亿,占总资产的53%;持有基金44亿,占总资产的14%。为进一步吸引QFII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证监会已经与外管局就QFII审批体制、降低境外长期资金投资境内市场的锁定期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五是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及其他养老金相继入市,初步改变了我国资本市场中各类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年来,证监会会同保监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积极促进保险资金稳定入市,加快企业年金入市进程,并推动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的做实工作和投资体系的建设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社保基金持有股票资产市值205.2亿元,入市规模较去年底增长了65%。保险资金已间接入市1060亿元,比去年底增长了57%;直接入市金额已达135.7亿元。企业年金入市工作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六是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由证监会牵头的鼓励合规资金入市小组加强了与国务院税收专题工作小组的沟通协调,提出了加快制定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税收政策的建议。

  营销创新,基金也见“基金超市”

  2005年基金销售创新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应数两个交易所基金申赎交易平台的启动。

  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统一的基金销售网络——“上证基金通”于8月1日正式启用。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证所的交易系统方便地认购、申购和赎回开放式基金,像买股票一样买基金的构想成为了现实。基金销售有了统一的平台,投资者在一个营业网点即可办理所有开放式基金的业务,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基金超市”。

  在上证所开户的投资者中蕴涵着大量基金投资者,因此,该平台的出现,也将改变基金销售的瓶颈现象,提高基金销售份额。

  几乎在同时,深圳交易所开放式基金场内申购赎回业务交易系统也正式开通,该交易系统内涵盖了基金发行、申购赎回、二级市场交易、登记结算及净值揭示等各个业务环节,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基金销售与交易服务平台。

  2005年初,有些大的基金公司,如华安基金就推出“机构电子直销”系统,为机构投资者开通“机构电子直销”业务。

  这项业务的顺利推出,进一步扩大华安电子直销平台服务的客户群体,并在业内首次将基金电子交易的服务对象从个人扩展到机构。

  同在2005年初,基金业内议论多时的专业销售公司迈出艰难一步,国内首家专业基金销售公司——上海众和浮出了水面。国内基金代销的主要渠道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另外也有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开始参与代销基金。而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的出现,在国内却也算是一个新鲜的事情。

  “黑马”短债基金意外蹿红

  8月8日,易方达月月收益债券基金在货币基金发行停滞的档期推出,令到基金发行在历经一年半左右的低迷之后忽然回暖,首发规模过百亿基金再现,成为2005年基金业意外跑出的一匹黑马。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易方达月月收益债券基金意外蹿红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产品设计。其设计理念与博时稳定(资讯 净值 论坛)价值几乎相同。短债基金兼具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的优势,同时又弥补了过去债券基金的不足:一方面,现在的短债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债券基金,股票和可转债均不允许投资。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规避了股市的风险;另一方面,它又像货币市场基金一样成本费用低廉,不收取认购/申购、赎回费,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明显低于此前的债券型基金,而且资金到账快捷,赎回款T+1日从基金账户划出。这两方面的特性正好满足了投资者“低风险低成本”的偏好。

  同较早前发行的另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6号一样,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类似于货币基金的升级版,收益率较高,安全性仅次于货币基金,因此成为追求低风险资金的“避风港”。

  权威人士对于中短债券基金的产品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监管层有意推进基金公司发行不同期限的债券基金产品,包括中短债基金、中债基金、长债基金等等,以促进债券产品线的多元化。

  博时6号首发规模为46亿份,易方达月月收益首募规模达114亿,两只短债基金发行规模合计达到160亿,给沉寂许久的基金发行市场平添些许亮色,堪与去年3、4月份市场对股票基金狂热追捧时的情形相比,在投资者日趋理性的背景下,百亿债券基金的诞生,显示了市场对于低风险产品的认同度高涨。 银行系基金,为2005基金添把火

  2005年,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三只银行系基金也相继推出,合起来发行规模突破了150亿,无疑是为2005年的基金发行添了一把火。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仍然保持着单一依靠利息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决定了它具有资本消耗的特点,规模扩张速度严重受制于资本充足率的制约。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有利于提高银行手续费收入,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由于基金业务对资本金的消耗较小,有助于推动银行改变依靠贷款规模增长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促进中国银行实现向现代化经营模式的转变。尽管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各大商业银行对于组建自己的基金还是乐此不疲。

  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恒久三只银行系基金接踵发行,前两只基金的首发总规模超过90亿份,12月份抢闸推出的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基金的首发达到62亿份,三只银行系共发行152亿份基金规模。

  银行系基金的出现,其意义远不在基金本身,而是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

  养老金、保险金与基金业共发展

  2005年中,一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策动的企业年金“选秀”,几乎牵动了金融业内所有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的神经,足见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与基金业的关联度有多高。

  从国际经验看,养老基金在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是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基本推动力之一,而一个健全高效的资本市场又是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养老金投资于资本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养老金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1999年,美国股票的累计收益率达166.22%,同时美国养老金规模从1996年的7.9万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底的12.7万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于养老基金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还有助于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一方面,养老金不断发展并投资于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结构调整和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为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5年8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人们期待已久的企业年金基金入市被正式激活。

  2005年,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为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规范、健康、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