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营销神话的代价:大跃进发展留下行业硬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4:17 证券时报 | |||||||||
杨波 2005年的基金营销实在是乏善可陈,除短债基金短暂地闪亮了一把,基金发行就只有一个冷字;持续营销方面,除货币基金较好以外,也没什么可提得起来的热点。 广发基金今年的持续营销应该算做得相当不错了。不过,该公司市场拓展部副总经
2003年无疑是基金业人士最怀念的一年。就在投资者对股市大盘万分悲观之际,基金异军突起,营造了局部牛市,价值投资理念大获全胜。再加上2004年后“国九条”的出台,投资者的热情被全面调动,基金成了宠儿,基金发行规模不断向上突破,超百亿股票型基金面世。 真的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啊。而大跃进式发展的背后,留下的是行业的硬伤。现在这么多行业产能大幅过剩,不就是两年前形势一片大好时种下的恶果吗?2004年初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时热火朝天的场面已依稀如梦,但当时发行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给基金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伤害。 据一些基金一线营销人员介绍,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营销的地区差异化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相当非常明显.粗略地说,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区域:一类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市场容量很大,客户接受度比较好理财能力较强;一类是一直都没怎么开发的地区,比如长江以北的一些省会城市,当地收入水平较低,理财意识也不强,什么基金都卖得不好;还有一类就是在2003、2004年卖得较好,客户群受较大伤害的地区,这类地区的基金营销可以说非常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福建了。 福建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经济并不是很发达,消费也很低,福州的房价大概在3000~4000元每平米,但当地居民愿意攒钱、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都较强.过去券商委托理财、打新股、国债回购等,福建地区都非常活跃。 基金营销在这儿同样火过。2003年基金为投资者挣到了钱,这种赚钱效应被很快扩散。据说,当时银行并没有特别推荐,但福州的老百姓2004年就像疯了一样买基金,到现在是套了几个亿的客户,而亏钱的客户情绪很大。 而现在福建地区的基金营销已非常难做,国联安基金市场部总经理陈明月就表示,国联安在7月份发行基金的时候就发现,基金营销在福建地区已很难推动;另有基金公司市场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福建市场有点冷。 部分地区基金营销的由热变冷告诉我们,基金营销就如同所有的事业一样不需要“神话”,因为“神话”往往意味着代价。是时候摒弃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口号式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进步。 做基金营销其实更需要一颗平常心,实事求是地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且要将产品介绍给适合的人群,而不能为了首发规模不顾一切大干快上。 现在,基金营销应该走进精耕细作的时代。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不加选择地去卖基金,客户经理卖基金的时候只顾完成指标,对客户群没有分类,比如说,是不是应该向60多岁的老太太这样风险厌恶型客户推销股票型基金?把错误的产品卖给错误的客户,最后只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这样的小错误一个一个堆积下来,必然给行业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是售后服务非常混乱。如果能给以适当的投资建议,2004年买基金的人本不应该亏损那么大,他们也不至于对基金有这么大的抵触心理。虽然基金应该讲长期投资,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基金发展历史这么短,投资者对基金还较陌生,基金营销一定要注重时机上的把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