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债券货币基金前后夹击 投资者冷眼对待保本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8:49 中国证券报

  □记者 余喆

  同样是固定收益类基金,相比较短债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风光无限,在份额持有人一浪又一浪的赎回大潮中,保本型基金尝尽了倍受冷遇的酸楚。

  “只保本,又不保收益,费率还那么高,保本型基金已经没什么能吸引我的地方了
。”一位投资者如此表示。实际上,他曾是国内首只保本型基金的忠实拥趸,但随着今年货币市场基金和短债基金的蜂拥而出,犹豫再三的他还是咬牙交出2%的赎回费,把持有了不短时间的某保本型基金换成了短债基金。

  忍痛割肉的投资者并不是少数。数据显示,全部五只保本型基金在今年第二季度全面遭遇赎回压力,份额缩水9.21%,其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5%,比第一季度减少了6个基点。相对照的是,同期货币市场基金膨胀了22.55%。到了今年三季度末,保本型基金又被赎回9亿份额,而同期货币市场基金却得到了234亿的份额增长。

  在这种份额变化的惊人对比背后,虽然有保本型基金出于稳定份额的考虑,在承诺的避险周期内一般不开放申购的原因,但产品定位上的优势不明显,才是投资者普遍“用脚投票”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保本型基金在设计时就是瞄准了个人投资者对本金稳定的需求。首只保本型基金南方避险(资讯 净值 论坛)增值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表示:“投资本基金可控制本金损失的风险。”该基金承诺,在三年的避险周期结束后,如可赎回金额低于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基金管理人将按投资金额扣除已分红款项支付给投资者,并由担保人提供担保。

  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在2003年6月首发时颇受投资者的追捧,以51.92亿份的成绩提前结束募集期宣告成立。“当时大盘表现不佳,又没有现在货币市场基金这样的稳定收益品种,所以个人投资者对保本型基金的需求是存在的。”招商证券的吴志刚表示。

  但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横空出世,其免申购赎回费用、流动性好、本金基本能保证安全的优势显露无遗,而一度超过3%的收益率更是诱人,将部分追求本金稳定和流动性的投资者吸引了过去。另一方面,保本型基金在收益率上也受到了债券基金的挤压。“从去年12月31日到今年12月2日,保本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3.87%,而债券型基金为5.33%。”吴志刚表示。从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的2005年半年报看,其自成立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6.7%,而其中的2.12%都是在之前的6个月中获得的,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收益都是源自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整体上涨。

  “保本型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可以配置一部分

股票,目的是扩大收益。但在股市不好的情况下,收益率就会受影响。”华夏证券的分析师魏琦表示。保本型基金一般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然后将债券收益再投向股市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在今年债市走强、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保本型基金的收益率就不如将全部资产投向债市的债券基金了。

  吴志刚表示,保本型基金在短期内和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相比的确没有太大优势,基金公司当时推出也是出于完善产品链的考虑。但从长期看,若能更有针对性的清晰产品定位,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8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