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理柏中国基金奖2006 > 正文
 

前10个月债券基金平均回报高 债市下调空间有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8:50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自10月下旬以来,国债市场似乎已经提前进入到了冬季,火爆一年半之久的国债市场出现连续下跌走势。这是不是意味着一路高歌猛进,屡创市场指数新高的国债市场已经走到头了呢?这对于债券基金而言意味着什么?

  债市回落

  理柏(Lipper)资深研究分析员樊林波指出,从10月份债市出现了首次回落,11月份以来债市继续下调,使投资者意识到了债券投资的风险。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央行货币政策方向有所改变和年底资金面趋紧。从基本面上来看10月份的CPI为1.2%,预计2005年CPI为2.0%左右。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宽松货币政策对CPI的滞后影响已逐渐显现。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不排除央行会适当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另外,美国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持续的加息导致“热钱”流出而减少了资金的供给。QDII计划的实施也会有资金投资海外。还有,短期利率的攀升会吸引投资者转向存款和货币基金,而一旦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回转,资金转向寻求更高回报。所有的这些因素是投资债券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保持温和,短期利率趋稳,资金保持充裕,股票和房地产持续低迷,债券仍然会是投资者取得低风险高收益的所好。

  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市场近期下跌心理影响的成分比较大。不过从市场的角度看,下跌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国债市场持续的上涨构成技术面调整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债市场利率风险尤存,其调整的时间和幅度还要看有关管理层的政策取向。但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讲,国债市场往下走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

  上涨基础坚实

  今年年初以来,国债市场持续上涨,上证国债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1月4日的95.69点,一直上攻到10月中旬,达到109.7点的高位。理柏樊林波认为中国债券市场之前如此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讲,主要的投资选择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债券、股票、房地产和实业。由于中国的宏观调控,特别针对房地产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房地产的投资回报大不如调控之前,房地产投资者可能选择其它投资机会。同时,年初以来股票市场总体表现欠佳而且波动较大,使得趋避风险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虽然去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央行曾一度调高利率,但今年以来由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减轻,央行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导致外来资金流入国内,资金充裕导致短期利率一路下滑,使得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投资的回报大不如前。债券相对于股票和房地产风险较小,而收益率又比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为高,因此自然为投资者所青睐。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也相对较低,没有对债券形成负面冲击。以上的诸多原因造就了年初到10月的债券牛市。从国债自身的角度看,其走势创新高是有可能的,因为财政部最后会为国债付利息的。从政策面看,今年国债市场上涨也是有着强劲的基础的,今年以来央行一直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合理增长。

  债券基金平均回报高

  据理柏(Lipper)10月份中国基金市场透视报告,10月份中国债券基金平均表现回落0.80%,11月初至今,债券市场延续10月份的下调趋势。但凭借债券的大牛市,从年初至10月底回报来看债券基金回报仍然可观,达6.09%,和中国股票基金负8.98%的平均回报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从市场指数来看股票和债券从年初至10月底表现更是冰火两重天,上证综指大跌13.71%,而上证国债指数大涨13.19%。那么目前债市的调整对于债券基金会有何影响?

  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主管表示,可以谨慎乐观看待债券市场。对于未来1~3年的国内利率走势,该主管认为,由于美国利率逐步提高,年底前后欧元区也有可能提高利率,日本正在逐步走出零利率。因此长期看,中国在

汇率上的压力会有所减轻,目前的超低利率将会回到另外一个均衡水平。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讲,国债市场往下走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多次表示,要积极发展国债市场,同时鼓励债市产品的创新。

  目前来看,创新可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工具创新,一个是投资品种创新。

人民银行一直在推动人民币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基于国债和利率的衍生产品,这也为未来几年国债市场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