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有望获合法身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20:26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据南方日报报道 在昨日于深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面对台下就座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等高层,平素一贯低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直言,希望能尽快制订相应法规,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 私募基金资产急剧增加
张育军表示,发展多层次的机构投资者是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势。在会上,他呼吁应该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据我所知,目前光深圳就有200家较大的私募基金,有些基金管理人就是原深交所的工作人员,管理资金都在亿元以上。”他表示私募基金在资本市场已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管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应该让这些私募基金早日浮出水面。“对于私募基金而言,管理3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盘子有其优势。” 原证监会主席刘鸿儒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基金的参与主体和投资范围应多样化,避免走券商的老路。 打造财富聚集和管理中心 张育军表示,从目前的一些调研发现,可以借鉴海外经验,打造中国若干城市为财富聚集和管理中心,发展中国金融产业。 他表示,占地仅1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城,汇集了英国主要的证券、保险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英国金融服务业出口利润中大部分来自这一区域;而香港提出亚太财富管理中心,这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思路。今年11月2日,香港取消遗产税,增强了香港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财富的吸引力,出现财富“聚宝盆”的效应,变得更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他指出,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具有成为财富聚集和管理中心的优势,经济发达,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以及外资金融机构聚集。他还指出,金融资产聚集地,基金业发展迅速。 他提议,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基金发行门槛,扩大基金销售渠道,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私人理财市场,增加基金产品需求,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规模,拓宽基金投资渠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