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谁将控制中国基金业 我们拿什么保护民族基金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0:19 证券时报

  在外资带来先进理念和内控制度的同时,一种深深的忧虑开始笼罩中国基金业:金融业从来就是一个管制与竞争并重的行业,现在我们是否过多地放开了竞争,而忽视了对行业的控制?我们对基金行业的整体规划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保护民族基金业?几年后,我国基金业是否会成为外资的销售终端?

  □本报记者 程林

  2002年底,第一家合资基金招商基金成立,由此开始,外资机构对我国基金业的渗透加速,2004底,国内已有13家合资基金;而到今年9月,合资基金数量达到了18家,已超过我国基金公司数量的1/3;近日业内传来消息,正在筹建的诺德基金和中欧基金中,外资可能在设立时就占相对控股地位。

  在外资带来先进理念和内控制度的同时,一种深深的忧虑开始笼罩中国基金业:金融业从来就是一个管制与竞争并重的行业,现在我们是否过多地放开了竞争,而忽视了对行业的控制?我们对基金行业的整体规划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保护民族基金业?未来几年后,我国基金业又将是怎样的格局?

  “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几年后,我们可能将见不到本土的基金,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位本土基金公司老总如此表示。

  外资走向控股

  我们总是希望以市场换取技术,但这种“陪太子读书”的尴尬境地,也许会使当事人在曲终人散时才发现,市场已经失去,技术依然遥不可及.

  我国基金业的变局起源于2002年底,当时基金业的竞争还停留在净值增长及规模扩张,而管理层突然“开闸放水”,引入外资,招商、国联安、华宝兴业、海富通等首批合资基金公司浮出水面,当时这些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均在33%以内,这批公司中,由于招商系、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均较为强势,外资的控制感并不强。

  这种格局在2004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WTO条款,外资比例在2004年底可达到49%,包括上投摩根、景顺

长城在内的多家合资基金都将持股比例提向上限;其后在2005年4月,瑞银集团持收购中融基金股权,国投瑞银成立,瑞银集团持股49%。

  根据有关规定,到2006年时,合资基金中外资股东的比例可提高至51%,可以想象,到那时,一大批合资基金将纷纷变身,外资控股中国基金公司届时将显现无疑。

  控股意图明显

  憧憬中国的市场前景,借合资之机,外资金融巨头已纷纷现身。

  世界性的金融巨头,摩根富林明、施罗德集团、美林集团、保德信集团、富兰克林集团已进入中国的市场,这些机构,大多管理着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产,参与中国市场,是这些机构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

  引进外资,从管理层出发,显然是希望通过外资来提升国内公司的管理水平、监督制度并引进投资经验;然而外资进入中国,仅仅是谋求一个分红机会、或是一个董事席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基金公司老总对记者表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基金,常用的策略如下:第一步,先参股,参股前即谈好增资条件,进入公司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国情;第二步,在政策条件放开时,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接近控股的水平、进一步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第三步,政策放开后,正式控股,中方沦为只能分红的伙伴,合资基金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

  银河证券曾接受国务院委托,对提高外资在基金公司股权问题做了调研。参与该次调研的王群航对记者表示,在和中方谈判的时候,外方总是要求最大的控制权,并要求中方伙伴在条件允许时由外方控股,否则就不将先进的经验和制度带给企业。因此在合资基金中,总经理和投资总监往往来自外方,而外方控制了包括运营、投资管理、市场开发所有的核心环节,实际上整个公司已为外方控制。

  谁来保护民族基金业

  可以想象,一旦政策放开,外资必然寻求控股甚至独资控制的可能性,届时中方的处境更加尴尬,而这种合资的结果,只是在为外方打造桥头堡。

  至此一个问题已提出,我国基金业合资目的是什么?中国的基金公司没有一家走出去,而外国的金融巨头已经长驱直入。

  中国建设银行在纽约和伦敦设了十多年的代表处,至今还不能升格为分行,国外政府对于他国金融资本,总是设置严格的进入障碍。而从2003年开始,设立合资基金公司一般都要求有外方金融机构做股东,基金业完全无保留地对外方打开大门。2002年12月之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合资基金,到现在,合资基金已占到1/3强。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几年市场行情不好,除几家老基金公司有封闭式做支撑外,基金公司生存环境困难,

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有10亿规模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市场空间就那么大,基金公司却越来越多,整个行业缺乏必要的保护,已经是过度竞争,而过度竞争导致的发行猫腻、道德风险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国内基金业的形象。

  800多亿的

封闭式基金每年可给老基金公司提供12亿的管理费收入,但这种收入不可持久;而新基金公司没有这块业务保底经营更加困难,不少基金公司既无品牌、又无业绩,而政策面上并没有任何缓冲和休养生息的空间;可以想象,几年之内,一旦封闭式基金到期清盘,如果市场没有根本的变化,随着外资、银行的冲击,本土基金公司的倒闭、被收购将不是新闻,而届时正是外资金融机构大举介入的良机。

  在拉美、东南亚,甚至我国台湾,由于过度放开,基金业已大多沦为外资金融机构的销售终端,如何保卫我国的民族基金业,已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