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业已进入三国时代 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9:49 中国证券报

  基金业并购导火索嗤嗤作响 外资争取基金控股权力度正在加强,基金业已进入“三国时代”,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记者 徐国杰

  正在筹建中的诺德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日前浮出水面。据筹备组负责人杨忆风透露
,与以往外资处于参股地位不同的是,美国诺德·安博特公司在公司中将成为控股股东。而据悉另一家筹建中的基金公司——中欧基金,外资股东也有望成为控股股东。种种迹象表明,与以往不同,现阶段一些拟进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外资机构也明确寻求控股地位。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特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将收购视线投向了基金业。业内人士认为,在渠道和客户双重流失的挤压下,在证券市场没有大起色的背景下,基金市场的新一轮洗牌恐怕在所难免。

  增持VS控股

  基金业虽然面临目前窘境,但并没有吓退那些持币待入者,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股权变更频率猛然加快,基金公司的新股东们仍然向这个产业投下了重注。

  这其中一类是原有股东因为自身困境而无奈转让,如广东

证券连续转让所持有的基金公司股权。除了一些券商无奈退出外,随着法规的放开,许多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纷纷提高持股比例,有的公司还进行了增资扩股。

  根据200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第八条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到今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三年,根据上述规定,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达到49%的上限。

  随着法规的放开,新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在股权结构设置上大都是一步到位,股本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两家股东,51%:49%的股权结构。较早时候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则在近期纷纷提高了持股比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顺

长城和友邦华泰的外方股东还因此与中方股东同持49%股份,成为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东。虽然景顺和友邦还未实际控股该公司,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使他们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显然,更多的外资对未来仍有期待。一些外资机构毫不掩饰地亮出了他们的底牌:非控股不谈。虽然外资在基金公司的持股目前仍受制于49%的比例限制,但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股权结构,使外方成为相对控股股东。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正在上海筹建的诺德等几家合资基金的股权结构便似设计成外方“一股独大”模式。外方持49%股份,剩余股份由中方瓜分,这样外方便成为第一大股东,实现相对控股。事实上,诺德·安博特公司早在2003年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只是在去年末才根据政策环境,最终签署合资协议,形成了目前实际控股局面。

  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外方进入中国基金市场,谋求控制权是分阶段来实现的,外方拿到控股权的时间点取决于中外双方的谈判,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基金市场在经历了一轮合资基金热潮以及法规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目前外资提高了谈判的筹码,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且如果外资有更多的话语权,外方股东在资金,专业技术等方面无疑会做出更大的投入,“他们会有更大的原动力”。虽然这种外资相对控股的模式能否最终获得监管部门认可尚不得而知,但这种苗头无论是对于已进入市场中的先行者还是观望者都是一种鼓励。

  “三国时代”当求新图变

  除了被动等待,有基金公司还主动抛出了合作的绣球,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积极寻找外资合作伙伴的意图已经路人皆知,但这种“带枪投靠”的方式还面临着外资机构的挑剔。小基金公司大机构看不上眼,一些管理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老基金公司早已成为某些大集团眼中的猎物。知情人士透露,有家银行在酝酿成立基金公司之初曾设定收购的战略,借壳上市,上海一家老基金公司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只是经过一番密谈后条件谈不拢而分道扬镳。事实上,很多老十家基金公司都与外资有过合作谈判,只是由于与外资的设想仍有差距而错身而过。

  除了一向对中国市场充满兴趣的外资外,现阶段另外一个引人瞩目的动向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打起了收购基金公司的念头。消息人士透露,有一家中字头的特大型国企正在与一家小基金公司股东接触,据透露,第一步该集团计划先行参股,成为二股东,介入公司实际运营中,第二步再视协议和当时市场情况,考虑直接控股。

  从时间上来看,一批股东背景平平、业绩平平的小基金公司成立至今,资本金已消耗殆尽,旗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在渠道和客户的双重流失压力下,不改换门庭已是难以为继。有家小基金公司高管毫不掩饰对强势背景的渴望:“他们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公司背景对基金公司发展都极为有利,我们当然希望能有强势股东。”

  有基金公司总经理放言,现在基金业已经进入了内资、合资、银行系的“三国时代”。如果算上以后的保险系基金,显而易见,没有强劲股东背景的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将面临进一步的挤压。求新图变自然将成为他们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