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QFII和基金接踵扩容争抢冬播 还有谁赴年终盛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0:51 证券日报

  争抢“冬播”,QFII、基金接踵扩容

  还有谁来赴年终盛宴?

  □ 本报记者 姜楠

  虽然股指近日总在千一点处徘徊,但多数看好后市的基金公司表示,市场行情清淡,不少股票下跌,客观上反是战略性资金入场的良好时机。

  的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G股复牌家数与日俱增,G股市盈率已达10倍左右,不逊于国际水平。而且,由于率先完成股改的公司质地普遍较好,加之支付对价自然除权后股价水平大大降低。目前,G股已经具有估值优势。

  况且,在近期股指徘徊于千一之时,政策面暖风频吹:新《证券法》放开银行资金入市和国企资金炒股及券商融资融券的限制;国务院批转《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入手重塑市场信心;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表示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证券市场力度;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再度表示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李青原表示近期不会发行新股,目前还不是开始“新老划断”的合适时机等。一系列利好的密度及频度,历史罕见。

  更实实在在的是,外管局QFII额度审批步伐大大加快,继恒生获得500万美元额度之后,富通银行、美林国际在一周内相继获增投资额3亿和2.25亿美元,QFII额度的扩军正如市场期待的那样如期展开;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等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成立也紧锣密鼓;同期,诺安股票基金、申万巴黎新动力股票型基金接踵面世……。显然,市场资金面进入暖冬,集中供给期已经来临。

  此外,作为市场资金另一大来源的社保基金9月底投资内地资本市场1150亿,达到其总规模的60%,而保险资金呢,作为市场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主要还是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入市。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保险机构对基金投资106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是曾与银行系基金同样引起市场热议的保险系基金仍然迟迟没有动静。

  早在新修订的《证券法》明确金融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趋势颁布之前,保险公司就一直对设立基金公司的想法态度积极。随着有关方面大力推进机构投资者入市,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源和大机构进入证券市场,监管层对保险系基金的态度渐渐显示出积极的转变。但《保险法》第105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这条规定一直被认为是保险系基金公司久久不能面世的桎梏。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的法律束缚下,保险系基金公司的成立只能照搬银行系基金走国务院特批的套路,从而绕开法律限制;或者,平安保险(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中信控股金融集团的模式对业界也是有建设性意义的。

  而就在富通获增QFII额度的同一天,华泰财险等首批30家保险资金全托管试点正式启动。综合来看,这一方面完善了保险资金的监管,同时也顺畅了保险资金入市的道路。这说明保险资金也是一直在管理层的视野内的,如何合理、妥善地规划好这部分资金的运用正是管理层一直在关注的。毕竟,银行系基金公司已经成立3家了,而保险系基金公司似乎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慢慢淡去。或许,如

汇率改革一样,保险系基金的诞生也可能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