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利益输送调查 > 正文
 

保险公司与部分基金做局 机构猜测有人希望一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4:29 北京晨报

  高翔

  ——与老姜商榷:调查基金专户事件

  央视《中国证券》财经评论员老姜提到了上篇《有一说一》,即使有些地方他不认同,但我仍要说声谢谢。老姜说:“证监会调整基金公司的社保专户有无利益输送是‘非常
时期的正常调查’,这不能得出我说的‘有人希望跌一跌’的结论。”

  这一点老姜没能说服我。老姜说管理层如此公开调查正是其监管透明的体现,我举双手赞同。但中国股市层出不穷的“巧合”不能让我们一下就摘掉“有色眼镜”,我暂时不能相信管理层在股改和新老划断等问题上全力冲刺的时候,还有闲心很公正地调查一个更多是“职业道德”层面的事件。相比而言,海虹大庄的故事似乎更应该调查,那可是全体股民都想知道答案的大事件啊!而调查社保账户又有几个投资者能明白呢?特别是那些买基金却从不炒股的人。

  所以有机构投资者才会有疑惑:看来是想跌一跌了。大事化小、小事放大,我理解这是人们认为“不正常调查”的理由。大家不认为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让管理层的监管透明度上升一个高度。

  海虹事件也许是未公开的调查,这无所谓,重要的是大家都能接受管理层调控的艺术。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次的高调调查不是调控艺术下的一次“非技术性失误”。

  我和传言的基金公司的人有过交流。人家明确的态度是:这次调查和会里(指证监会)无关,怀疑是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基金公司做局,管理层受压而不得不高调表态。这虽然也是推断,但符合逻辑。毕竟,这是圈里人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也许我那天的文章没有说得很清楚,希望跌一跌的“有些人”是指一些有各种想法的机构,证监会敢于此时高调表态,也许既有透明度提升的意味,也有容忍度的意味。

  不论对错与否,都要感谢老姜同志。

  相关专题:基金利益输送调查

证监会调查基金社保专户事件小调查
·基金公司异口同声否认,那么您认为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是:
只是极少数基金公司
基金业内的普遍现象
基金公司都是好孩子
·证监会调查基金社保专户,您认为最有可能是:
针对“低买高卖”,有备而来
监管层在非常时期的正常调查
保险公司与部分基金联手做局
·您认为违规的基金公司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不了了之
内部处理,基金持有人不知情
公开警告或更高级别的处罚
  [发表评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