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中短债基金 > 正文
 

发行时机好收益稳定 短债基金博弈货币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8:55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日前,债券型基金中又添新品种——短债基金,市场称其为货币基金”升级版”,而且规模正迅速膨胀。短债基金以其高收益率、高流动性和低风险对货币基金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

  继上周博时稳定价值债券基金首募规模超过46亿元之后,本周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销售场面同样火爆,预计认购额也将惊人。而市场上原有的13只债券基金总规模不过46亿多元,其中规模最大者份额不到10亿。另外,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也已于近期获准发行一只中短期纯债型基金。目前短债基金有迅速扩张之势,直接威胁货币基金。

  短债基金旺销的理由显而易见,一是发行时机好。从8月开始,债券市场进入高位盘整期,前期一直领涨债市的长期债券出现回调,而中短期债的交易却重新活跃起来。分析机构和业内人士纷纷发出警示,提醒投资者及时降低久期,最好持有中短期债。短债基金趁机推出,又恰逢基金发行转暖期,认购踊跃实属必然。

  二是作为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短债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货币市场基金的部分功能。短债基金结合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优势,仍以目前市场上的固定收益品种为持仓主力,完全不投资股票和可转债,风险比较低。同时以投资短债为主,久期一般较短,博时6号和易方达月月收益产品组合久期均锁定在3年以内,这样在满足投资者高流动性和低风险的需求上并不比货币市场基金差。

  另外,短债基金与货币基金一样免收认购、申购、赎回费用,以此吸引投资者。短债基金赎回款也是T+1日从基金账户划出,资金到账速度可以同货币市场基金媲美。总之,短债基金可谓吸取货币基金一切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优点,在市场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人气自然高涨。

  当然,短债基金挑战货币基金最大的资本是高收益率。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受到较严格的投资范围和期限管制,收益率大不如从前,二季报货币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下滑16个基点,目前的24家货币基金已有17家七日年化收益率低于2%,货币基金的盈利空间缩小,前景堪忧。业内人士认为,短债基金实际正是为规避货币基金受到的严格管制而诞生,与货币基金可谓”一脉相传”,因此可以看到,最早设立短债基金的这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正是从前在货币基金中占尽风头的三大巨头,他们具有更超前的忧患意识,抢占了市场先机。

  作为介于普通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之间的新型固定收益产品,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短债基金投资的规定,因而短债基金可以避开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组合期限和融资杠杆的限制。首先,在投资剩余期限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180天”,最高只能投资剩余期限1年以内的固定收益品种。而目前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仅为1.3274%,因而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甚至出现低于1年定期存款的现象也不足为怪。与之相比,短债基金可以投资期限3年以内的债券,由于组合久期较高,短债基金很容易获得高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甚至可能重现以前货币基金收益率超过3%的盛况。

  其次,在回购投资占总资产比例的上限问题上,按规定货币基金不得高于20%,而已发行的两只短债基金均规定不高于40%,据此,在利用回购展开滚动套利上短债基金又占据优势。

  这样看来,短债基金自称”风险低一点、收益高一点”是完全有理由的,其风险显然低于其他债券基金,而收益必然高于货币基金。因此,短债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两年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2.16%,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1.8%的比较基准。在这样的高收益诱惑下,货币市场基金2%甚至更低的收益率只能相形见绌。在短债基金强大的竞争攻势下,货币基金必须尽快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开创新的生存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