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中短债基金 > 正文
 

短债基金比拼货币基金有优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4:19 新快报

  新快报 记者 吴谭 实习生 熊小芬

  免认购、申购、赎回费;高收益低风险;每月分红

  在上周某基金公司的投资见面会上,不少投资该公司旗下货币基金的投资者都抱怨,现在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太低了。据该基金公司人士的分析,由于货币市场收益率下降,所
以货币基金在近几个月时间内可能都只获得较低的收益率,大致在1.9%左右。那么,有没有一种风险与货币基金相近,但收益率要高一些的基金品种可供投资者选择呢?有,短债基金。这种基金结合了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部分优点,有望成为货币基金的“升级版”。业内人士预期,短债基金收益可望达到3%左右。易方达基金公司8月8日起推出的“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及”博时6号“就属于这种短债基金。

  投资中短期债券

  所谓短债基金,简单说就是投资中短期债券的基金。这种基金不投资股票,也不投资可转债,是一种纯粹的债券基金;所有可投资品种的到期剩余期限均小于3年,利率风险相对较小,本金的安全度很高。短债基金全部投资固定收益品种,每日计提收益,每月分红。以易方达月月收益为例,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且每份基金份额可分配收益超过0.001元的前提下,每个月把至少90%的可分配收益进行分红。机构投资者也可像货币基金一样享受分红免税的优惠,个人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分红再投资,享受复利的收益。

  投资优势较明显

  与货币基金一样,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等首批短债基金也是免认购、申购、赎回费的,但由于其投资不受货币基金在组合期限和融资杠杆方面的限制,投资品种平均剩余期限更长,投资品种更加多样化,所以收益率也将更高。从投资角度分析,与货币基金比,短债基金的优势比较明显。首先,根据有关规定,货币基金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0.5年,最高只能投资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固定收益品种;月月收益等短债基金则可以投资所有剩余期限在3年以内的品种。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的特性是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目前3年国债与1年国债到期收益率相差1%左右。其次,货币基金的国债回购比例被限制在20%以下,但月月收益等短债基金的回购比例上限为40%,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回购融资机制获利。第三,与货币基金不同,月月收益等短债基金可以投资浮息债,有助于其提高收益率。另外,货币基金在投资上还受到其他一些限制,而短债基金作为一种新型固定收益品种,目前并没有什么限制,运作相对更灵活。

  风险也低一些

  在能够取得比货币基金高一些收益的同时,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等短债基金还具有“风险低一点”的特点。与目前市场上可投资股票和可转债的债券基金不同,短债基金完全不投资股票和可转债,规避了股票市场和可转债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的风险,因此风险小于之前市场上已有的债券基金。其实,从短债基金设计本身看,就是对原有债券基金中的一些弊端进行纠正。在2004年,不少债券基金表现欠佳,原因之一就是债券基金在投资当中过于急功近利,大量持有股性较强的可转债产品造成的。有统计显示,2004年债券基金投资可转债的平均仓位高达41%,不少基金可转债仓位超过50%,大大背离了债券基金低风险、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特征。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等在投资范围上进行了严格限制,不但不投资股票和可转债,而且在法规允许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前,不投资交易所上市的债券,只投资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债券,以保证本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

  具备低风险、稳定收益、高流动性

  短债基金适合投资人群

  据易方达基金人士介绍,公司之所以推出这种不同于货币市场基金和传统债券基金的短债基金,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A股市场持续低迷,市场对低风险理财产品的需求十分强烈;其二,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热销,具有流动性高、本金安全性好等特点,但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水平已回落至2%左右;其三,央行有意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该人士认为,这种固定收益类基金,将会更全面地满足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高流动性的居民投资需求。而那些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仍是不错的选择。(强燕 熊小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