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货币市场基金 > 正文
 

操作更趋成熟 货币市场基金二季度本色回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8:46 中国证券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赵峰

  2季度货币市场基金报告陆续公布,自3月央行调低超储利率后,货币基金投资的主要标的短期央行票据二级市场收益大幅下移,导致货币基金收益在2季度也出现大幅下移。从报告看,货币市场基金操作渐趋稳健和成熟。

  整体表现

  首先,规模持续上升。2季度末国内市场共有货币基金24只。截至7月21日,公告半年报的17只货币基金份额共计1713亿份,比1季度末增加315亿份,比期初上升22.55%,货币基金规模继续膨胀。其中南方、华夏和长信3家货币基金单季度份额增长居前。

  其次,收益普遍下滑,多数继续跑赢基准。根据各基金季报数据显示:除久期明显偏短的上投摩根外,其他货币基金的净值增长率算术平均值在0.61%,简单年化收益增长率为2.43%,虽比1季度出现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7天回购和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率。从跟踪情况看,简单算术平均显示货币基金在2季度后期7日年化收益率出现明显下降,至报告日7月22日平均已经降至2%以下。

  仓位分析

  首先,从大类资产组合看,存款及逆回购比例上升。对比1季度,各基金平均持有的存款及备付金比例和买入反售证券比例均出现明显上升。货币基金平均持有的债券比例从77.05%下降至66.90%;而存款及备付金从5.34%上升至9.16%;买入反售证券从19.31%上升至22.66%。

  其次,债券资产组合结构趋同,企业债上升。在17只货币市场基金的债券资产配置中,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绝对主导,国债和企业债配置比例稀少。截至2季度末,国债和金融债比例合计为95.76%,虽然较1季度的97.47%有小幅下降,但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与1季度配置比例有所不同的是,2季度的企业债的配置比例有明显上升,由1季度的0.8%上升至3.35%。

  企业债配置比例上升主要缘于2季度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出现。短期融资券由于期限短、收益高而受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普遍青睐,但由于其绝对发行规模依然有限,货币基金短期融资券的绝对配置比例上依然很低。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逐步扩大,货币市场基金原先过度依赖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的配置将发生变化。

  再次,与1季度有所不同的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整体配置策略从子弹型转变为杠铃型:1季度比例最高的组合期限区间为90天-180天和180天以上,两个区间平均比例分别为35.52%和31.47%,而其他短期限的配置比例明显偏低,呈现较强的子弹型配置特征;但在2季度末,比例最高的组合期限区间则变为了30天以内和180天以上,两者比例分别为30.66%和32.59%,明显高于其他期限配置比例,呈现出明显的杠铃型配置特征。这突出反映了在债券市场持续走强、货币利率持续降低的情况下,货币基金兼顾安全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操作思路,明显有别于1季度偏基金的子弹型特征。在数据可比的11只货币基金中,2季度的整体平均组合期限由140天降低为120天,组合久期明显缩短。

  另外,回购操作差别较大。虽然最新规定限制货币基金的正回购比例不得超过20%,但半年报数据显示多数货币基金并没有用足20%的比例,并有部分基金的正回购比例为零。在数据可比的11只货币基金中,回购的平均比例由1季度6.96%下降至5.77%。在11只货币基金中,有6只基金回购比例有所增加,5只货币基金回购比例出现下降。总体来看,各基金对回购放大的运用差别较大,整体比例较低,并没有非常激进的放大操作。

  最后,前5大仓位集中度差别大。17只货币基金持有的前10大券种共有74只,其中央行票据39只,金融债27只,企业债7只,国债1只。出现次数最多的10大品种主要由央行票据和金融债构成,04年发行的高息票据占据了其中5只,新型浮息金融债04国开17和04国开20也在其中。从中可以看出:04年3、4季度发行的高息票据和收益较高的新型浮息金融债是各货币基金重点持有的品种。

  总体评价

  与1季度相比,货币基金的操作思路在2季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各货币基金更趋稳健和成熟,并且开始逐步关注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这些操作特征和其收益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反映了货币基金逐步向其本色回归的过程。

  伴随市场的发展和相关规定的完善,货币基金的操作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市场收益率偏低,投资品种稀少,并且风险逐步加大。针对这些新的问题,市场应该寻求新的出路:逐步增加市场品种供应,加大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货币市场基金在低利率环境下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货币基金在规模持续扩大和热销的情况下,应该冷静地看到低利率环境可能蕴含的风险,未雨绸缪,保持货币市场基金安全性的本色。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市场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