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金未出世便遭质疑 50亿发行规模如何实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6:37 北京现代商报 | |||||||||
专家考问:50亿发行规模靠什么来支撑? 商报讯 (记者 张培娟) 从今天起,首只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发行。但工银瑞信刚一露面,质疑之声就接连不断,业内专家指出,在目前基金销售一直低迷不振的市况下,工银瑞信50亿份的发行目标如何实现值得怀疑。
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新成立的6只股票型基金的总规模为53.16亿份,平均成立规模为8.86亿份;7只偏股型基金的成立总规模为69.19亿份,平均成立规模为9.88亿份。一位基金研究专家指出,在这种低迷的市场背景下,银行系基金的首发规模如果在20亿以内,是正常的;如果再多,其营销手段就值得怀疑。 工银瑞信50亿份发行规模的底气何来?工行负责基金销售的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底气来自银行庞大的客户服务队伍、大量的金融存量资产及银行对基金公司的支持。但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代销的、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的规模已经从以往的占“绝大多数”降低到了现在的“少数”。例如,日前成立的国联安德盛安心基金,规模为4.09亿份,银行销售的总量就不足1亿份。专家指出,银行的这种销售业绩预示着:除非有非市场化的方法,否则银行系基金的销售量就难以达到其他基金的数十倍。 业内有一种猜测,银行已经开始保留销售实力,意在集中精力销售“自己的”基金上。专家指出,如果这种猜测成立,那么说明银行的销售渠道存在着巨大的道德风险。“银行渠道凭什么只重视自己基金的销售?自己的基金难道就是最好的基金吗?” 基金专家提醒投资者,千万不要因为基金有银行背景就兴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银行系基金的强大之处仅在于有众多销售网点,但网点数量的优势并不等于实际销售量的优势;第二,银行系基金暂时没有产品上的优势和业绩上的优势。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