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商业银行准入基金业 > 正文
 

发行规模受制于行情 银行系基金前景不容乐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2:3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在我国基金业,基金发行规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行情,受制于当前的市场热点。顺时而动、应运而生,发行规模就会迅速扩大,而无所作为、甚至逆时而动,发行规模则难有突出表现

  目前,工、建、交三家银行已经设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而且工行瑞银的股票型基金也即将于7月26日发行。针对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在日前掀起的大规模招聘,不少业内
人士乐观地认为,拥有发行渠道、银行信誉、政策支持三大法宝的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在解决了人才劣势的制约问题之后,必然会对现有基金管理公司产生强烈冲击,而银行系基金的发行规模也将一扫近期股票型基金发行的颓势。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并不认同。

  回顾基金业7年多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经历了三次发展高峰:第一次是在1999年,封闭式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由1998年底的107.4亿份激增至1999年底的577.4亿份,增幅达437%;第二次是在2004年上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绩,许多基金的首发规模轻易突破了50亿份,甚至出现了两只超百亿的股票型基金;第三次则是在2005年上半年,在股票型基金的发行陷入低谷时,货币市场基金却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规模迅速攀升至1825亿份,并出现了份额达300亿之巨的货币市场基金。正是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才形成了基金管理公司今天的格局。

  通过对基金管理公司按资产管理规模排序,结合其成立的时间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以下4个特点:

  一、在基金管理业,基金管理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先发优势现象。尽管在经济学界,对于先发优势还是后发优势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但就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而言,先发优势显然是存在的。一些设立时间较长的基金管理公司历经证券市场跌宕起伏,资产管理规模稳步上升,在业内树立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二、早期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一般都有封闭式基金作垫底,规模不会太小。而较晚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则不具备封闭式基金作垫底

  的条件,一旦发行不利或遭到持续赎回,规模就会迅速萎缩。经统计,在资产管理规模前10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有4家成立于1998年,两家成立于1999年,两家成立于2001年,成立于2004年之后的则没有一家。而资产管理规模后10位基金管理公司中,有7家成立于2004年。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基金管理公司存在先发优势、后发劣势的判断。

  三、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分化加剧、马太效应初现。在基金业的三轮发展热潮中,众多基金管理公司经历了高峰与低谷的考验,它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既出现了资产管理规模在500亿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也出现了资产管理规模仅3、4个亿的迷你基金管理公司,两者之间规模相差150倍,实力悬殊。

  大多数老基金管理公司步入了资产管理规模扩张—管理费收入增加—投入加大、回报增加、声誉增强—资产管理规模再扩张的良性循环;而大部分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则落入了资产管理规模缩减———管理费收入下降———投入不足、回报减少、声誉下降———资产管理规模再下降并直至最终不得不被清盘或被兼并的恶性循环。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下,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想要有所作为实在是异常困难,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基金管理公司先发优势、后先劣势的存在。

  四、尽管发行渠道对基金规模有重大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市场状况,即人们所说的天时之利。在资产管理规模前10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有两家成立于2002年底、2003年初的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和海富通基金———非常显眼。作为基金业的新秀,它们分别凭借在2004年和2005年的股票型基金发行热潮和货币市场基金发行热潮中的优异表现,凭借规模超百亿的股票型基金和规模近300亿的货币市场基金一举成名,并迅速挤入资产管理规模前10名的行列。此外,位列三甲的基金管理公司也都是借助2005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发行热潮的良机,凭借过百亿,甚至超过300亿的货币市场基金进一步巩固了地位。

  反观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的“老人”,在2004和2005年的两波基金发行热潮中毫无作为,资产管理规模迅速萎缩,有的甚至已落入后10名的队列。上述情况说明,在我国基金业,基金发行规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行情,受制于当前的市场热点。顺时而动、应运而生,发行规模就会迅速扩大,而无所作为、甚至逆时而动,发行规模则难有突出表现。

  因此,在当前证券市场极其低迷、发行热点并不是股票型基金的情况下,银行系基金弃债券型、货币型基金不发,逆时而动选择发行股票型基金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证券市场在短期内没有出现较大的反转行情,银行系基金要取得30亿-50亿份的首发规模是相当困难的。而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要打破基金业先发优势的定则,突破基金管理公司用多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先发优势,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成功的,银行系基金和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前景,似乎不容乐观。

  作者:徐海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银行系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