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浮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7:49 证券时报

  前两天,看到郎咸平在华工大与学子们关于“信托责任”的一番对话。学生问郎咸平:“中国人缺乏信托责任,其中除了法制化因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郎教授的回答是:“信托责任”指的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良心……你看一个美国的中餐厅,对一个中国厨师百般笼络,给他股权,但他还是要跑,而美国人不一样,你只要给他薪水和退休金,他就会留下来。这就是有没有信托责任的差别。“

  如果基金公司给优秀基金经理股权的话,他们还会不会跳槽呢?答案可能仍然是不确定的———那还得看是什么样基金公司的股权,而且,就算是现在看上去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公司也不见得留得住人,毕竟,谁也不知道好日子能过多久。抓”现银子“也许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期权“更有吸引力。

  一位从业多年的基金经理曾和笔者聊起过他的理想职业规划:到私募基金做投资,基金规模不要太大,最好是5个亿以内,他有把握一年赚20%,做一年,按盈利提成40%,完成原始积累。这些年来,他一直很注意自己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也看中各个机构每年的评级和评奖,这是他往其他基金公司和更高职位跳槽的资本。虽然他承认,相比不少新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他是收入高责任小,但这并没有培养起他对公司的忠诚度,跳槽的心一直没死过。

  一个在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们很重视一个人的职业履历,对频繁多次跳槽的人他们会很谨慎,甚至是不喜欢。理由是,这种人忠诚度不够、好高骛远,而且对公司的稳定发展有不良影响。但这一条似乎在基金业并不适用:一年内多次跳槽屡见不鲜,有些人的职位还越跳越高。

  业内用“庙多和尚少”来形容眼下基金业的人才争夺。在基金公司和基金只数迅猛增长的今天,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投资人才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也正是这样,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升迁迅速,一些基金经理不过是在一轮行情中表现出色,就名噪一时,身价倍增,跳槽机会大大增加。

  看着基金经理们如此频繁的跳槽和如此快速的升迁,如果要买基金的话,我一定会认真的研究一下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的任职履历。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我可不希望将自己的钱交给一个心态浮燥,过份追名逐利的人。(荣篱)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