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基金在股改中迷茫 QFII悄然吸筹蓝筹板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8:17 经济观察报 | |||||||||
究竟是一个趁低吸纳的投资机会,还是另一次套牢的陷阱?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让投资者深陷于这种徘徊之中。 过去两周中国股市的走势使大部分机构都很迷茫,甚至有基金经理直言,现在采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基金的投资管理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另一种迹象出现,QFII正
迷惑 “现在谁也看不清楚市场的未来,那么多政策都不起作用,谁也不敢说底在何处了。”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说。 这种心态弥漫在整个市场里。连续数日,沪市的成交量都保持在40多亿的地量水平。上周四,沪深两市交投异常清淡,总成交量居然只有63亿元,成为今年年内的地量。同时热点非常凌乱,市场运行的方向极其迷茫。 “另外一方面,基金重仓股近期也持续走软,而且苏宁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在方案出来后遭遇基金的无情抛弃。长江电力复牌后也遭到基金减仓。像苏宁电器、长江电力都是前景不错的公司,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中国股市的估价水平将变得合理得多,所以此时基金公司的思路实在是让市场迷惑。”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操盘手分析道。 基金公司虽然在公开场合对市场表示有信心,但底气并不足。海富通在投资策略中指出,未来的几个季度里,市场所面临的制度变革和基本面下滑风险将逐步减弱,而流动性和估值的推动力则会逐步增强,但市场要完成转折,仍然有待时间、资金和政策的合力推动。 同时不争的事实是,基金对股权分置试点公司全流通以后的定价还是存在较大分歧。“基金公司都在以谨慎心态对待市场,普遍倾向采取相对保守的操作策略,适度降低仓位,进行短期的波段操作,快进快出以降低成本。”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直言。 国联基金研究总监张岚指出,由于宏观经济处于回落的过程之中,因此证券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十分理想,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普遍回落,前两年盈利高速增长的局面今年将无法再现。 而北京首放的一位分析师也指出,市场摆脱弱势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在“买入—套牢—割肉—再买入—再套牢—再割肉”的恶性循环下,参与交易的人越来越少,交易兴趣大幅降低,并且市场的恐慌气氛扩散。 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基金在投资理念、盈利模式和市场判断上都遭遇到艰难的考验。如何应对,即使是资金实力强大的专业理财机构,也显得束手无策。基金更多是采取观望态度,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据此,外报有文章表示,中国股市将在未来6个月调整到700点。而瑞银的中国分析师张化桥也认为,中国决定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可能会让在低迷的中国股市中苦苦挣扎的投资者进一步承受煎熬,至少在短期内将是这样一种局面。 倒逼 有意思的是,沪指的七连阴走势是从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后开始的。发布会前一直备受关注的政府资金入市传闻宣告落空,在社保基金试水港股传言再起、平准基金见声不见影、资金面上无明确利好的情况下,市场最终选择在上周一结束本轮流通股含权预期的短期炒作。 “政府需要下定决心,拿出资金拉动股市。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因为在股票市场,资金是有带动效应的,政府的资金进来后,其他的资金也会有信心跟进。政府的资金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一位基金经理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但他并不承认自己旗下的基金是在有意倒逼,“这是形势使然”。 还有机构投资者认为,像长江电力、宝钢的方案,机构投资者与其博弈并不平衡,公司应该再让步,否则股市还会下跌。“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时候,市场的下跌对于改革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所以在投资者倍感无助、投资理念迷失的时候,监管层更应该加大利好政策的出台,刺激股市回升,增加市场信心。” 银华基金研究部彭敢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只是本轮下跌的诱因,根本原因还是对宏观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下降,机构选择卖出部分蓝筹股。在一个恐慌性下跌的市场中,利好也被看成利空的事情并不少见,蓝筹股遭遇了连续的下跌。 在6月6日的基金经理大会上,证监会曾经严令基金公司不许砸盘,因此,“我们观望好了,这样的行情谁敢贸然进来?”一家机构人士说。 “这是在进一步逼迫监管层。不出利好政策,我就不动,监管层在市场阴跌的情况下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从之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倒逼很多时候是能够成功的。因为中国的股市上,政策还是一剂良药。”一位市场研究人士指出,“基金这两年一直都是亏损的,他们当然希望政府资金进来接盘。”市场正在迫使管理层亮出在股权分置改革上的底线和对市场承受的底线。 上投摩根基金的一份市场报告指出,市场不仅希望看到这些大盘国企股参与改革试点,更要明确这些上市公司是否有诚意对待流通股股东,这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标尺的高度。 但对监管层而言,下一步取消试点,进入到全面推进的阶段,似乎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尚福林指出,要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但如何总结,市场并没有底。 反差 中国保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缩水19.23亿元。但同时保险资金却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截至5月底同比增长了92%。而且,保险机构还吃进了大量的货币市场基金。第二季度基金份额显示,股票型基金的净赎回额度超过了22亿元,其中单只基金最大的赎回额超过了5.4亿元;配置型基金净赎回额也近45亿元。 基金公司上半年在股票投资方面减仓,同时配置一部分资金到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避风。于是,老牌基金重仓股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惨烈杀跌,苏宁电器、中信证券、长江电力、三一重工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减仓。 “股改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以来,市场一波三折,寻宝热情逐步消退。经历了开始一两天的兴奋之后,随着宝钢和长电令人失望的初步方案公布,市场对第二批试点公司的期望明显回落。”国信证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 但是,另外一种现象却较为奇怪。据了解,在一些基金公司减仓长江电力的同时,QFII已悄然杀入。知情人士透露,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QFII进来长江电力。同时QFII也在悄悄吸入中集集团、三一重工等股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也证实已经有新的QFII机构进入。 在国内机构还在期盼利好政策继续救市,同时又对政策无动于衷的时候,外资投资者已经趁虚而入了,他们更像读懂了市场。 “对于目前的中国股市来说,QFII反而是一股反常的力量,但可能也是惟一清醒的市场投资力量。”一家证券公司的高层指出,“而它们可能也会给监管层一种印象,就是证明外资反而给市场带来稳定。所以证监会也一直在考虑扩大QFII的规模。” 上投摩根的研究报告《国际资本亚洲市场启示录》表明,近15年来,QFII在亚洲各国的股票市场上有多次成功的投资案例,多次把握了正确的入市时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韩国股市1992年正式实施QFII政策,当年主要投资于一些大市值的蓝筹股。之后市场进入了自1994年11月开始的连续4年的调整,期间韩国政府8次提高了QFII的额度,外资介入主导了持续一年多的大行情。 在中国股市的这个时点上,QFII逆市而动,时机竟是惊人地相似。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