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尴尬的指数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7:20 证券时报

  早在去年,市场就对国内指数基金有所怀疑:在2003年的上涨行情中,指数基金并没有跑赢其他股票基金,而在下跌市道中,指数基金的损失为什么会超过积极投资的股票基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思考:国内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是否适宜指数基金生存?

  记者曾与一位在美国从事基金研究多年的专业人士讨论过这一问题。该人士非常明确地告诉记者,指数投资的局限性是太受市场走向的影响,它只能在牛市中才能有所作为。目
前,大家看到指数投资成功的所有案例都来自美国市场,此外的许多市场,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指数投资都没能成气候。以日本为例,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收盘39999点,而现在才12000多点。如果过去14年在日本进行指数投资的话,会输得很惨烈。

  也就是说,指数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走势,简单地说,就是指数一定要走“牛”。那么中国是否具备牛市环境呢?这个问题,可能市场各方心中自有主张。

  或许在很多人心中,中国股市走“牛”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那么,现在的指数基金难免就会碰上颇为尴尬的局面:市场走坏,指数基金就得赔钱,投资者就会赎回;为减少指数下跌带来的损失,管理人或多或少地给自己留有余地,在必要的时候减仓,或投资成份股以外的股票。这样,又失去指数投资的本意。或许,这也正是中国“增强型”指数基金多,完全复制指数基金少的原因吧。  (荣篱)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指数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