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价值投资面临挑战 试点催生基金投资新理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8:53 中国证券报

  在股权分置试点的大环境下,基金的市场定位以及投资理念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基金适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改变原有的操作手法便相当必要。

  近几年来,基金一直高举价值投资理念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随着全流通的拉开帷幔,基金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正面临严重挑战。因为基金作出的对股票估值是以非流通股不流通为背景的,在全流通的情况下这些股票面临着重新估值的风险。其次随着大量非流通股
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基金作为二级市场主导地位的角色也面临严重挑战。

  基金这几年的主要操作手法就是通过重仓持有某些股票进行拉抬,由于筹码集中抛压较少,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是建立在股权分置的基础上的,由于大量非流通股未进入流通市场,使这些股票的流通股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基金相对较为容易控制股价。如果全流通之后,原来大量非流通股开闸,这样基金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就会大幅下降,原来全流通短期内并不会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因此大股东将成为二级市场的主导,股价的走势也为其左右,这样无疑使基金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

  不难看出,如今基金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如果往上做,等于是为将来会进入二级市场的大股东“抬轿”,而且拉得越高大股东减持欲望会更强烈。其次,基金重仓的股票往往质地比较优良,因此大股东在全流通的时候让利的意愿也越小。

  那么,基金未来的投资重点有可能放在哪里呢?首先,我们认为有很大可能寄希望于未来全流通上市的新股,股权分置试点开始以后,新股全流通上市是迟早的事情,从各种信息看未来将有一大批大盘股上市,这些股票一是质地优良,二是以全流通方式上市就不会有重新估值的风险,因此这些股票很可能成为基金追逐的新目标。

  其次,全流通给了基金重新挖掘投资价值的机会。我们知道,股权分置是上市公司普遍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全流通的目的就是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弊端。这样就可能使一部分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在全流通之后,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改善而使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步入成长的轨道。如果能找到这样具有成长潜力,而目前在二级市场表现较弱的股票适时介入,一是成本比较低,二是容易取得比以往更大话语权,有效避免以往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弊端,而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