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锋
2004年曾有学者预言2005年是我国基金“淘汰年”,近期又有媒体认为我国基金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笔者认为,对高速成长中的基金行业来说居安思危未必不是好事,而且由于银行系基
金公司的成立,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股市低迷不振等因素确实使部分基金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和财务困难。
寒冬中仍有21家公司盈利
2001年以来,由于证券市场行市一直低迷不振,由于受传统盈利模式后遗症的影响,部分证券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部分证券公司还被接管。但是,我国基金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是逆风飞扬,稳步走高。有关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基金行业的财务状况稳步提升(参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我国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呈逐年递增态势,2004年的基金管理费达到了35.28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82.61%,是1998年的20.79倍;户均管理费达到了9536.99万元,较2003年增长了28.32%,是1998年的1.94倍。
其中基金管理费收入超过2亿元的公司达到了5家,1亿-2亿元之间的公司达到了12家,5000万元-1亿元的公司4家。一般来说,一家基金公司的盈亏平衡点为5000万元管理费,也就是说2004年的37家基金公司中盈利的公司达到了21家,而部分基金公司如博时、南方、嘉实、华夏、易方达等公司2004年盈利不菲。
但是确实有少部分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由于在股东背景、公司品牌、投资业绩、销售渠道、人才队伍等方面没有优势,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力不从心。
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笔者认为,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在我国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05年3月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达到了12.92万亿,若其中有5%转化为开放式基金,那么,仅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规模就会超过6000亿元。
如果加上机构的投资规模,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而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总规模只有3000亿份,这说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但是,要将投资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一方面基金公司需正视和遵循“代客理财”的行业特征,切切实实的将保护资产委托人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基金和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建立信用、信誉的行业品牌;另一方面还要求基金公司不断向国外同行学习,不断提高基金的营销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拓展新业务是突围法宝
目前,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发行基金和管理基金,收入来源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基金管理费收入。这种单一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金公司的发展。我国基金业要突出重围,必须不断拓展业务范围。
现在已经有9家基金公司成为了社保资金的投资管理人,2004年管理的股票投资额度达到了184亿元。按照2005年社保理事会的工作计划,今年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资金规模有可能达到250亿-350亿元,若按0.8%的管理费率来计算,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有可能达到2亿元以上。而且未来随着社保资金规模的扩大,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资金也会水涨船高。
部分基金公司在2005年将获得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企业年金参与人数约650万人,积累基金约250亿元。目前企业年金已高达300多亿元。预计企业年金制度全面启动后,企业年金的年增幅应超过500亿至800亿元。
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可能达到600亿元。按照20%的投资比例规定,基金公司可分享的年金委托规模有可能达到100亿元左右,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投资管理企业年金财产净值的1.2%。按照平均0.8%计算,基金可收取的管理费不少于8000万元。此外,部分基金公司有可能获得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资格。
如果基金公司管理的账户达到了50万户,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账户管理人的收费标准,每年的账户管理费用将达到3000万元。最后,随着基金公司特定理财业务(一对一的专项理财业务)的获准,基金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作者任职于中融基金管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