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基金外资扩股进行时 独资基金将成为必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10:15 证券市场周刊 | |||||||||
随着合资基金中外资股权的不断放开,独资基金也将成为必然,届时,中国基金业将面临严酷的竞争 作者:本刊记者 袁朝晖/文 33%、49%还有51%,一个个枯燥数字背后却蕴涵着微妙而精彩的故事。
4月13日,瑞银集团结束了焦急的等待。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瑞银集团和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获得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 “对我自己来说,年龄也很大了,要是不能确保它成功的,我是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的。”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费冠恒 (John FRASER)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独家专访时难掩激动、兴奋与憧憬,“如果说不来中国市场的话,无异于自杀行为。” 当被问及如果未来法律允许外资持有更高股权比率,瑞银集团是否会考虑购买的问题时,费冠恒脱口而出,“会的,如果说可以继续提高上限,瑞银集团是会继续购买的,但是我们也会和国投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根据《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有关规定,在2005年,外资在合资基金中的持股比例可达到49%,2006年时可提高至51%。 49%以后就是51%,外资来了,来势汹汹。 瑞银触摸上限 继QFII之后,瑞银集团再一次在中国资本(行情 论坛)市场上拔得头筹。 日前,瑞银集团已和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及其控股的关联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受让国投旗下的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中融基金将因此而被重组为新的合资基金公司,股东即为瑞银集团和国投弘泰信托。 费冠恒告诉《证券市场周刊》,新公司注册顺利完成后,将更名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公司将成为中国加入WTO承诺以来,首个外资持股比例触及49%最高线的合资公司。” 费冠恒相当自豪。 “瑞银对在深圳的合资基金公司看的很认真,因为以后瑞银环球资产管理可以把凡是与中国资产管理有关的,都放在这一个平台下。”对合资基金公司的定位,费冠恒心中有数。 据悉,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推出新的共同基金来加强现有产品。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资公司将开展更多的投资管理业务,包括管理养老金的业务。 瑞银环球资产管理部亚太区主管顾文卓(Christof KUTSCHER)则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包括由7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充分利用瑞银在国际上的领先经验提升合资公司在投资研究、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销售和市场推广、运营、内部监控和合规等方面的水平,达到公司的增值。 “组建合资基金公司是国投公司与国外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的第一个合作,也是国投公司推进金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投公司将大力支持合资公司的发展。希望合资公司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快速成长。”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告诉《证券市场周刊》。 此外,《证券市场周刊》了解,国投公司还持有中信基金管理公司31%、兴业基金管理公司25.51%的股权。现加上中融基金的股权,就违反了“一参一控”的规定,因此,王会生表示,将在控股国投瑞银之后退出中信或兴业基金。 对此,国投弘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施洪祥向《证券市场周刊》指出:“根据中国的法律,控股国投瑞银以后,我们肯定要退出其中的一家,现在退出哪一家,要看市场的谈判来定。退出的期限,我们和监管机构有约定,肯定在年内完成,至于具体退出哪一家,大家知道市场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谈判才能决定的。” 合资基金瞄准49% 就在瑞银集团和国投正式签约前一个月,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德意志银行下属的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在京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方面还表示,根据协议,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将先持有嘉实少数股份,并具有增持股份达到目前政策所允许上限(49%)的优先权。 “德意志资产管理希望很快将比例提升到49%。”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亚洲)区总裁(日本除外)、兼全球执行委员会成员蔡秉华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 几乎与此同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英国保诚集团和中信集团合资成立的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信诚基金”)事情也得到了保诚集团方面的确认。 “其实,信诚保险和信诚基金都是英国保诚集团和中信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出资而建立的有关公司,但是,信诚基金的情况还不好确定,保诚集团刚刚提出申请。我们期望的持股比例是49%,当然,成立基金公司的申请报告早已提交中国证监会,正在等待审理批复。”对此,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区执行总裁罗邦民先生(Mark Norbom)高调向《证券市场周刊》透露。 从股权结构看,华宝兴业、海富通、国联安、上投摩根、光大保德信、申万巴黎、国海富兰克林、湘财荷银等公司分别为两家股东,中方持股67%,外方达到上限33%。而富国、景顺长城、招商、中银国际等公司股权略显复杂,有3家及以上股东。 “实际上,许多合资基金甚至早在合资之初,就达到外资继续持股的协议。”一合资基金外方负责人告诉《证券市场周刊》。 “公司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增加外方股权的报告,”上投摩根人士透露,“公司外方股东JP摩根富林明的参股比例将力争达到49%。” 在最初合资谈判时,股东双方对此已经达成了一致,因此,在政策范围一旦允许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迅速对此作出了反应。 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由国泰君安持有67%的股权,安联集团拥有33%股权。合营期限为50年,双方约定,在中国法律允许时,安联集团将增持股权至49%。 对两家股东的合资基金来说,外方增资到49%后,中方仍持有51%,仍处于控股地位。而对于由两家以上股东设立的基金公司,有可能会面临复杂的股权调整。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合资方的外方机构大多来自欧洲,而规模更大的美国共同基金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基金市场。因为美国公司的办事风格通常是要么全权掌控,要么干脆一点不要,高盛、所罗门(行情 论坛)美邦等高层都曾流露此意。随着合资基金中外资股权的不断放开,外资独资在中国从事基金业务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另外,目前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方面,基金公司的转让价格却出现了越来越低的趋势。 2003年南方基金股权转让,深圳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接盘价格达到5.05元/股,中泰信托收购大成基金的股权甚至开价5.4元/股。2004年下半年国元证券收购长盛基金股权就只有4.5元/股了,而到首创集团转让银华基金股权,开价只有2元/股。 随着证券市场行情惨淡,基金公司的股权价值也在不断缩水,近两年部分老基金公司股东将股权逢高套现,不可不说是一个明智之举。但这也为外资进入提供了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