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QFII增持封闭式基金之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07:00 证券时报

  □德鼎投资 马智飞

  随着2004年基金年报全部披露,关于基金的各类信息也多了起来,其中QFII对封闭式基金的大举增持就是其中之一。从中国基金网最新的统计数据看,QFII在2004年间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近半封闭式基金的背后出现了QFII的身影。QFII共在26只封闭式基金年报的十大持有人中出现34次,占全部封闭式基金的48.148%。2004年末,QFII合计持有这些基金5
.323亿份,相比2003年末的0.547亿份,同比增长8.73倍。在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中,QFII总共现身34次,相比2003年出现6次大幅提高。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QFII对封闭式基金大举增持?后续发展情况又如何呢?

  主流QFII增持明显

  从QFII增持封闭式基金的特点看,其主要是瑞银和花旗。截至2004年12月31日,瑞银在20家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中出现,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份数达到3.588亿。花旗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份数为1.735亿,在14家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中出现,花旗自己持有的为6家,和瑞银交叉持有8家,它们是基金科讯、基金汉博、基金景业、基金金元、基金金鼎、基金鸿飞、基金通宝和基金同智,均为规模在8亿份左右的小盘基金。从其增持情况看,主要是在2004年下半年完成,截止2004年6月30日,QFII持有封闭式基金为1.851亿,下半年建仓为3.472亿,为上半年的1.876倍。上半年,QFII仅在12家封闭式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现身12次,而基金年报已经达到34次。这主要是由于这两家QFII获批额度相对其它QFII高,资金较为充裕,同时2004年下半年我国A股市场一直处在不断的下跌趋势中,介入一些经营稳健、折价率很高的基金,不失为一个在下跌市场中盈利的稳健策略。

  业绩凸现比较优势

  据统计,29家去年成立并已公布2004年年报的基金中,有17家经营业绩亏损,比例达到58.62%。29家基金去年经营业绩累计亏损了19.71亿元,其中经营业绩亏损最大的一家基金为6.33亿元。而作为市场上成立已经的一些封闭式基金元老,则公布出了非常良好的分红方案,如博时旗下4只封闭式基金公布合计达到3.01亿元的收益分配方案,其它一些基金公司也公布了丰厚的分配方案,如易方达旗下的科汇、科翔分别拟向持有人每10份基金份额分配2.30元和每10份基金份额分配1.40元。华夏旗下的基金兴华和基金兴科也公布了分配方案,其中基金兴华拟向全体持有人按每100份基金份额派发14.1元的现金红利,共计2.82亿元,等等。这些基金公司2004年取得的经营业绩以及QFII对其良好分配方案的预期,可能也是其大举增持的原因之一。未来在老基金公司投资经验丰富、盈利能力强的优势之下,这种良好的分配形式还可能延续,依然会有资金慕名而来。

  高折价率的诱惑

  从当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情况看,也步入了高价值投资区,以3月22的数据统计看,目前沪深两市54只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29.2%,其中折价率超过40%的基金高达14只。而在此之前,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还曾经达到过36%。这也许正是给QFII等投资机构带来了良好的介入时机。据业内人士称,居高不下的折价率让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看到了投资机会,而封闭式基金一旦进入到赎回期,无论是“封转开”还是清盘兑现,其价格必然会向净值回归。目前离一些基金公司的经营期限已经不远,如最先到期的基金兴业是在2006年11月,基金同智、基金景业、基金安瑞等在2007年均将到期,这些基金公司走上价值回归之路已经不远了。

  从上述种种情况看,QFII在2004年对封闭式基金的大幅增持是有其道理的,未来在高分配、高折价率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仍将会有资金涌来,也有可能走出持续上扬之路,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