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基金债券双重压力 累及中国人寿2004投资收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5: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陈宜飚 北京、香港报道

  4月18日,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HK:2628)公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2004年度综合经审核业绩。这是中国人寿自2003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及纽约股票市场以来的第一个完整的财务年度,因此这张业绩报告格外引人注目。

  截止到去年底,中国人寿全年业绩转亏为盈,净利润71.7亿元(人民币,下同,2003年度亏损14.28亿元),较2003年公司的模拟利润增长22.4%,摊薄每股收益为0.27元。“盈利增长远远超过市场及我们的预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寿险保费收入强劲增长过两成及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六成多。”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公司保险分析师戴祖祥说。

  戴祖祥称,中国人寿2004年度的投资收益率为3.5%,较2003年的3.4%略有升高,不过此数值较公司原精算假设的3.7%有0.2个百分点差距。

  4月19日,年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受年报业绩向好影响,中国人寿香港股价以4.975港元开盘,较前日收盘价4.85港元上涨了2.577%。

  结构调整年业绩增长28%

  2004年,整个寿险行业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受此影响,寿险业的增长速度骤然下降,从年初开始一路起起落落,但终未走出负增长的阴霾。

  中国人寿的总体业绩虽没有太大的波动,并继续保持了28%的增速,但产品结构的调整一直处于正在进行时,并已初见分晓。

  年报显示,2004年末,中国人寿已实现净保费收入及投资型保单管理费收入650.08亿元,主要来自个人寿险(增长29.8%)、团体寿险(增长71.8%)、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增长15.8%)业务的净保费收入增长。其中个人寿险业务的投资型保单管理费收入下跌10.9%,抵销了部分增长。

  去年,中国人寿提高了利润较高的风险型业务比重,个人寿险业务中投资型产品销售下降,正是其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体现。另一个结构调整体现在提高期缴业务占比,将期缴型业务收入作为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中国人寿2004年的已实现保费收入总额中,有27.8亿元来自趸缴(一次性付款)保费业务,较2003年下降38.9%;另有476.7亿元来自期缴(分期付款)保费业务(包括首期和续期保费收入),较2003年上升46.2%,风险型新单总承保保费收入的期缴比例,亦由2003年的66.3%上升至2004年的86.2%。

  对此,中国人寿副总经理苗复春认为:“今年我们的业绩高于一些机构的预期,主要原因来自于我们优化业务结构、以盈利为中心的战略调整,另外也是基于公司强大的资本实力、遍布全国的的分销网络,以及营销队伍和渠道的稳定。”

  据中国人寿新闻发言人透露,业务结构调整、优化业务架构依然是中国人寿2005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中国人寿的一年新业务价值量增长超过我们原来的预期,且新业务的毛利率有改善迹象。”戴祖祥说:“这反映了该公司加强管理及以利润为导向的策略取得了成效,且上市后管理效率提高、绩效提升。之前,我们给予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倍数较中国平安(行情 论坛)高,现在看来是合理的。不过,中国人寿未来进一步增长的势头将受到限制,所以在目前的新业务价值量下,我们给予的新业务价值倍数将降低。”

  基于上述理由,戴祖祥拟上调中国人寿的目标价,由原来的5.9港元提高到6.0港元以上。他同时透露,对比目前股价,未来的目标价存在20%以上的获利空间,原来“收集”的投资评级很可能同时获得上调。

  然而,在保费收入增长的同时,2004年中国人寿的赔付速度也在增长。年报显示,2004年度给付及赔付总额为463.88亿元,比其上年352.13亿元增长了31.7%,高于已实现净保费收入及投资型保单管理费收入的增长比例28%。换句话说,保费收入增速已经低于给付及赔付的增速。

  另外,中国人寿2004年承保和展业成本较2003年有明显增加,增长幅度近80%。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马国旗以为,这一数字的增加,与中国人寿奉行的业务策略有直接关系。中国人寿在2004年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市场份额并略有上升,为完成这样的业务目标,它所付出的就是承保和展业成本,这与中国平安以放弃市场份额为代价,换取业务结构调整及利润增加的策略截然不同。

  基金投资导致浮亏

  “由于寿险业承保业务已经出现亏损,投资收益就成为利润的最大来源,这一情形在许多保险业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出现了。”马国旗说。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公司净投资收益从2003年的人民币67.90亿元增至2004年的113.17亿元,增长了66.7%。在通常情况下,净投资收益主要是银行存款利息、债券利息及股息等收益。显然,2004年度中国人寿在这一项目上收获颇丰。

  “这与去年下半年银行加息密不可分。”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债券研究员分析。

  然而,除了这项收益较好外,2004年中国人寿在已实现投资收益净额和未实现投资收益净额两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蚀损,分别为亏损2.37亿元和亏损10.61亿元。后者包括来自证券投资基金的未实现亏损人民币10.72亿元,以及1100万元的未实现债券投资收益净额。而2003年的未实现投资收益净额为人民币2.54亿元,前后相去甚远。

  据中国基金网截至上周五(4月15日)统计公布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榜显示,仅以4月8日(周五)各基金的净值作为基点,从折价率最低的两只基金兴业(资讯 行情 论坛)(-13.626%)、基金同智(资讯 行情 论坛)(-16.579%)到最高的两只基金金鑫(资讯 行情 论坛)(-43.693%)、基金兴和(资讯 行情 论坛)(-44.017%),平均折价率高达-30.59%。

  由于折价率不断攀升,作为封闭式基金的最大持有者,保险资金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拥有资产最多的保险公司,2004年末总资产达4336.71亿元,也未能“逃过此劫”。

  苗复春认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2004年国内市场低迷;其次,按中国的行业规则,我们投资于基金,特别是封闭式基金的部分,要提取折价准备,因此,在账面上产生了浮亏。

  在2004年的中期业绩中,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浮亏就是中国人寿整张报告中的最不和谐音。在当时为发布业绩召开的高管见面会上,中国人寿的一高层曾表示,下半年将减持基金,增投债券。

  但年报数据显示的投资策略并非完全如此。

  随着寿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寿的投资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底的投资资产总额达3748.90亿元,较2003年底的2792.48亿元增长34.3%。

  其中,投资于债券的比例,从2003年底的25.3%(2004年中期债券投资占比27.8%)激增至40%以上,但股权型投资也从2003年底的3.8%(2004年中期基本相同)继续增加至4.6%,并未按原来的预期减持。其余投资分别是:定期存款(46.8%)和其他投资(8.5%),后者主要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

  对于投资比例,苗复春认为:“目前这个比例(投资基金)不高,影响也不大。今后在证券基金的投资方面,我们会加强研究,同时跟踪市场,争取能够按市场变化进行操作,尽量减少浮亏。”

  在有记者问及海外投资的相关事宜时,中国人寿副总经理李良温表示,有关投资海外市场的计划,目前仍在申请中,将会以债券、票据为主。另外,国内已容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内地股票,将会投资一些表现较好及业务较佳的股票,以改善投资收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中国人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