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高折价封闭式基金具备投资价值 机构博弈封转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9:52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白岭

  近期,“封转开”风声再起。封闭式基金的走势出现异动,而成交额明显放大。同时,基金大宗交易也频频出现,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迹象很可能表明是保险公司为摊低成本进行的低位补仓,同时也是为召开持有人大会做准备。而QFII增仓封闭式基金似乎又为这种说法增添了一层可信度。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现在,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明显跑赢大盘指数,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看并不算差。但2003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越来越大。以2002年1月4日为基点,按基金份额加权平均,封闭式基金净值为1.006元,基金价格为0.986元,折价率仅为2.03%。到了2005年3月22日,基金净值为0.998元,基金价格为0.65元,折价率高达34.94%。当基金的大幅折价率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时,多方利益的博弈又把“封转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作为该品种最大的持有人,保险资金无疑是最大的受损者。

  2003年底,保险公司持有封闭式基金份额约为254.3亿份,占总份额比例为31.13%,高出2002年近8%,其中持有12只30亿份封闭式基金的比例甚至接近这些基金总份额的40%。2004年基金年报正在陆续出台,按已经出来的报表情况分析,保险公司持有封闭式基金的份额应不会低于40%。

  对于封闭式基金突出的高折价率,业内人士总结说:大量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基金资产的性质;初期发行后缺少营销能力;市场对封闭式基金的负偏好;保险公司等大的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的夹板交易等等成为主要的原因。近两年来,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已进行了好几次推动“封转开”的努力,但由于监管部门担心“封转开”之后可能产生的巨额赎回,使本来就弱不禁风的股市再次雪上加霜甚至出现崩盘,因此对“封转开”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

  一方作为出资人,一方作为管理人,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基金的运作权现在还在基金公司手中,保险资金的部分利益直接由封闭式基金的经营决定,而一但实现‘封转开’,这部分基金的主动权就回归到保险公司的手里,这也是利益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说。其实保险公司也知道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直接“封转开”难度依然很大,但是通过给基金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基金公司在封闭式基金的运作方式上进行创新,比如说有保险公司提议封闭式基金通过LOF的方式进行“封转开”试点。

  无论是否实施“封转开”,如此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尤其是部分即将在2~3年内到期的小盘基金,由于到期之后折价率必然消失,因此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绝对的投资价值。目前以保险公司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在封闭式基金市场上频频出手,也正是看中了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机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