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超常规快速发展 2005年将成为基金混战的年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14:26 证券日报

  □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陈珏宇

  3月9日,中国证监会一纸紧急通知下发到各基金公司手里,要求各基金公司上报自今年2月16日到3月8日之间,旗下基金申购、赎回的情况,上报时间截止到当天5点之前。这是继去年9月份“9.14行情” 后证监会再发类似通知。

  随着开放式基金、LOFETF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出,保险资金也逐渐入市。资本市场人士原本普遍认为的“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良好互动的局面”被最近的“基金遭遇赎回狂潮”所淹没。证券市场也已经将曾经为铁底的1300点当作了顶。

  无疑,2004年是基金大发展的年代。从去年初到今年二月份的14个月里,基金市场共发行60只开放式基金,合计1942亿份。自去年3月开始的四个月里,基金市场经历一次规模上的高速增长,共发行1304亿份,占14个月里发行总量的67%。而同期大盘的走势却是不尽人意,上证综指除3月份出现3.97%的月涨幅之外,随后三个月均出现大幅下跌,并于6月底达到最高10.07%的跌幅。

  股票市场下跌并且持续低迷,债券市场被最终打爆,货币市场表现惊心动魄,在一个金融市场充满熊市味道的年份,基金如此大规模发展,在国际金融史上都堪称罕见。这其中透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属于“政府政策主导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系。

  不过,超常规发展往往带来因增长速度过快而发展的淘汰几率升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去年的基金发行困难和今年初的大量赎回都是发展过快的一些初期反映。世界著名基金评级公司晨星和理柏都是在一只基金成立一年后才真正将其纳入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出基金的优胜劣汰要至少经历一年的时间。所以,紧随去年基金大发展之后的2005年将成为基金混战的年代。

  随着成立一年期满,很多基金的投资价值将一览无余,孰好孰坏,可以分得清清楚楚。可以预见,业绩好的基金将受到追捧,高歌猛进;业绩一般的基金继续平平淡淡的生活;业绩不好的基金将遭到市场的抛弃。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悬念的争战,其实不然。

  首先,2005年有一个很能吸引眼球的概念:那就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三年所带来的“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达到49%的上限”,这对试图吸引外资入局的基金公司来说是最大的利好。

  而这一政策所导致的基金公司纷纷进行合资将给原本可以因业绩而分出三六九等的基金的命运带来变数。不论是业绩好坏都会因为合资的进展而受到不同的影响。同在3月9日,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旗下的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在京举行合资签约仪式,根据合资协议,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将先持有嘉实基金20%的股份,并具有增持股份达到目前政策所允许上限(即49%)的优先权。最近,嘉实就明显受到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并有兴趣购买表现良好的“嘉实成长收益”,在赎回大潮中受到的冲击也明显减弱。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更多的基金举起“合资”的大旗。首先合资和合资进展顺利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将受到更多关注。

  其次,因为证券市场的低迷,原本大量发展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在保险资金独立入市的过程中,封闭式基金的表现糟糕给保险公司很多的口实,据此,保险公司不仅仅获得了独立的席位,而且获得了更大的投资自由空间。

  而且,开放式基金本次遭遇的大量赎回就是以保险公司为主导的机构在一波行情过后的获利出局,保险资金再赢一把。如果一旦行情不好,各种资金便纷纷从基金中撤出,这给基金的稳健经营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不排除某些基金公司或者单只基金因此被打爆的可能。这种因为基础市场而导致的基金暴仓会给基金投资者的预期造成很大的冲击。基金的发行困难有可能将再次于2005年上演。

  如果资本市场逐渐转好,将会给基金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不过,这种希望仍然是留给那些业绩较好的公司。

  第三,如果资本市场出现重大的政策转变,或者金融创新出现重大突破,将会给基金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会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快的优胜劣汰。

  我们以推出做空机制和推出指数期货为例。如果推出做空机制,有些激进型基金将会因此而大出风头或者迅速打爆,主要看它们操作的方向是否和市场的走势一致。如果推出指数期货,相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基金以新的盈利工具,但是也可能加速基金的优胜劣汰。这种金融创新的推出将会给原本已经有些混乱的基金竞争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在创新推出之初,很可能如同保荐人制度一样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各方继续对其加以完善,但是,这种创新还有一个风险就是被政府部门紧急叫停,这对过多参与金融创新的基金会有致命性的打击风险。

  第四,中国今年最核心的金融改革任务银行改革也推出了新的举措——允许商业银行创立基金管理公司。这对原有的这些基金公司的冲击不亚于合资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合资将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而且基金公司还愿意和外资结合,如果受到商业银行的“追杀”,基金管理公司将露出无奈的表情。

  不过,如果和商业银行联合,也会给基金公司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但也有更大的风险。商业银行对基金的影响,一方面将会带来更稳健的企业文化,但也容易受到“国有企业病”的传染。相对来说,在资本市场上历练过的基金管理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比商业银行的更激进,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微利和平稳发展,这有利于在资本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牵制基金的激进本性。

  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2005年,原本在基金过快发展之后的“单纯”的优胜劣汰将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