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3200亿的主动失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3:02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孙健芳 北京报道 2004年是中国基金业大发展的一年。全年共有51只基金募集成立,首次发行规模合计1821.4亿元。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共有161只基金正式设立运作,净值总额达到3246.40亿元,接近A股流通市值的30%。
而这一年,基金业整体亏损,运作满一年的109只基金全年加权净值回报率为-2.29%。 超常规的悲哀 69只开放式基金规模为1700多亿元,59只封闭式基金规模为817亿元,即使按照股票型开放式基金60%和封闭式基金65%以上的持仓比例计算,基金在股市投资金额已经超过1500亿元。 基金经理所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决定了他们只会将资金配置在少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上。2003年基金主要投资汽车、石化、钢铁等行业的龙头股,当年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27%,同期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涨幅仅为10.27%。 2004年第一季度,基金的投资神话仍在上演,但已不是十分精彩。期间,上证A股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2003年底的1569.13点上涨到1826.25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4.85%,低于上证A股的涨幅。 四月份宏观调控之后,基金们试图对投资组合进行了调整,开始放弃了对汽车、石化等周期性行业的投资,转而投资交通运输、金属非金属、电力煤气、机械设备和采掘业等行业。 但基金之间“价值博弈”的危机开始显现,被多只基金共同持有的股票流动性降低。意识到风险的基金们开始降低股票集中度,但由于市场值得投资的股票有限,2004年三季度末,基金持有前50大重仓股的市值高达827亿元,占全部重仓股市值持有量的85.16%,上海机场、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宝钢股份、中国联通(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依然在基金前10大重仓股票之列。 2005年初,基金业维持2004年的弱势格局,在1月4日至1月11日短短6个交易日间,基金179只重仓股平均跌幅为2.07%,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0.71%。 基金的选股能力也开始被市场质疑,先是伊利股份高管出事,接着四川长虹曝出巨亏,之后汽车股又连续跳水,而这些股票都被基金一致看好并重仓持有。 而且,市场下跌过程中,基金调整仓位能力变差,根据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仓位测算结果,从2005年1月4日至18日下跌行情中,64只开放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仅由62.74%降至61.86%;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由66.66%降至65.72%。 “虽然基金规模达到A股流通市值规模的30%以上,但剩下的70%,投资者都不玩了。”华夏基金一位人士表示,“所以基金只能与自己博弈。” “中国股市最缺乏的是好的企业”成为基金被动投资和抱团取暖最好的理由,期待股市上涨成为他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目前基金们的多数观点是,市场处于低风险区域,下跌的空间已不是很大,中线市场投资机会显现。 话语权旁落 在2003年,明星基金经理讲几个故事就可以让市场热血沸腾。其中,长安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便是当年股市上最让人兴奋、最可信且最有说服力的故事。 虽然中国汽车业灿烂的前景是故事的最好铺垫,但如果没有博时基金的参与,此故事就不会精彩。当时博时是长安汽车第二大股东、流通股第一大股东,长安汽车的股价由2002年初的4.41元一路上升到年底的8.10元,2003年第一季度为9.93元,2003年中期更是达到19.79元的最高价格。而且从2002年第4季度起,博时旗下基金还重仓了上海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一汽轿车(资讯 行情 论坛)、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等汽车股。此前博时的成功投资让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这些股票就是“最有投资价值和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由此,博时主导了基金市场的话语权,市场一致认同其对汽车股和周期性行业看好。基金经理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因为行业价格复苏而增加盈利能力的行业和个股上,这些行业被誉为“五朵金花”,重仓股票则被看作“漂亮50”。 2003年,这些周期性的股票有50%左右的涨幅。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感染了监管层的情绪,上交所及时推出了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指数,一些基金趁机发行投资50指数的基金。基金在市场上一言九鼎。 但是宏观调控导致市场不断回调,“五朵金花”成了昨日黄花,“漂亮50”被基金经理们无情抛售,价值投资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投资理念短暂迷失后,国内基金界依次提出价值投机、价值博弈、行业投资、主题投资等投资概念,但没有一种概念能够如“价值投资”那样主导市场的话语权。 “接轨论”的诞生终于燃起基金经理们的兴奋点,在本土力量和国外力量的角逐中,国内基金业几乎全盘接受了QFII投资理念。对多数基金经理来说,能够在投资理念上与国际接轨可以获得一种心理上满足。 “洋化运动”导致国内基金的话语权一点点地被瓦解。在2003年,如果博时价值成长看好一只股票,市场将会趋之若鹜。而现在,某个明星基金公司唱多一个行业或个股时,投资者顶多是抬一抬眼皮。 实际上,市场已经演化为“股民盯着券商,券商盯着基金,基金盯着QFII”的格局。 远离基金 “是基金无为导致自己的话语权丧失,”一位券商人士评论,“他们老说市场没有投资价值,是自己不给自己机会,自己把自己的生财之道堵死了。” 基金话语权丧失的另一个后果是:投资者在慢慢远离基金。 在2003年下半年,只有少数机构如华西证券负责投资业务的副总裁陈杰明表示,要与基金认同的“周期性行业的公司保持距离”,而2004年,由于基金业赚钱效应的消失,一般投资者也开始对基金重新审视。上海大智慧网络技术公司和万国(行情 论坛)股市测评公司联合组织的“基金专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投资者对基金2004年投资业绩不满意,有76.42%的投资者选择了很失望,对“基金在2005年投资表现有何种预期”的调查中,“认为基金可能跑不赢大盘”的投资者占到44.63%。 受悲观预期拖累,投资者追加投资基金意愿淡漠。有62.31%的投资者选择将会减少投资金额。 更为糟糕是,作为基金业最大的投资者,保险公司也在撤出资金,去年9月,保险投资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在创下743亿历史最高后,10月、11月、12月分别却报出733亿、698亿、575亿的投资规模,月降幅分别达到1.35%、4.75%、17.65%,下降幅度呈逐月放大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