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封转开,几时峰回路转? > 正文
 

封转开亦正亦邪 保险投资年尾急抛开放式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13: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恳 上海报道

  多年暖冬的上海出人意料地下了十年未有的大雪。

  身处陆家嘴憋闷的空调房中,手握数千亿元保险资金的投资精英们颇为失意。尴尬的投资回报率让多数人不愿意回首。“我只能告诉你损失很大,浮亏很严重。”一财产保险公
司主管投资的总经理坚持不透露具体数字。

  让保险公司如此受伤的是曾让他们热恋不已的基金。2004年的第四季度,保险公司大幅减持基金。根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底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基金,从2004年9月份的743亿元锐减到673亿元。

  但是,巨量调整的原因并非完全来自于市场。

  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2004年第四季度抛售基金?

  或许是巧合,一个没有得到官方证实的“流”言在市场不胫而走——保险公司用“脚”投票是希望博弈“话语权”,推动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

  逃离基金

  2004年年初,市场对于保险资金购买基金相当乐观。实际上,经历年初短暂的辉煌后,基金的发行便陷入泥潭。此时,保险资金逐渐浮出水面。“保险公司成为基金最重要的投资人。”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研究员称。

  而根据申银万国(行情 论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黄继伟的研究:“(保险公司)所有投资中基金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99年不足1%上升到2004年11月的接近6%。从封闭式基金公布的公开信息分析,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封闭式基金最主要的投资人。从配置的情况看,财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比例高于寿险公司。”

  但出人意料的是,基金的寒流会来得如此凶猛。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9月份,保险公司持有的基金为743.6亿元,而接下来的三个月,基金投资额分别为:733亿元、698亿元、673亿元,12月份比9月份减少了70亿元。

  多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人士称,减持的理由是去年基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

  截至2004年12月底,上海基金指数全年下跌14%,深圳基金指数全年下跌高达17%。根据三家上市的保险公司中报数据显示,仅2004上半年,三家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亏损就高达20多亿元。

  “由于保险公司看淡后市,以及保险公司引入新的投资风险管理系统,导致保险公司同一时间大幅抛售基金。”一上海寿险公司的投资经理称,“保险公司,特别是上市的公司,大多采用国际通行的‘风险预算管理’,当亏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自动止损。各家都止损,于是出现巨量抛售。”

  施压“封转开”?

  不过,这或许只是硬币的一面。

  回溯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历史,本次是保险公司第五次大幅抛售基金(抛售4%~5%以上)。最近一次的大幅减持发生在2003年4月。而分析过去4次大幅减持的情况,居然没有一次是发生在年末,即第四季度。

  前述保险公司的投资研究员透露:“真正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浮亏的是封闭式基金,但是惨遭巨额抛售的却是开放式基金。”

  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截至2004年年中,包括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中国平安(行情 论坛)等在内的十家保险公司,就持有近300亿份封闭式基金,占封闭式基金的36.6%。而任意选择一家封闭式基金来看,前述五大保险公司几乎也是该基金的前五大持有人。

  “尽管多数封闭式基金的净值仍然超过9毛钱,但是由于封闭式基金按照交易市价买卖,一般而言,封闭式基金的市价只有6毛、7毛。”前述研究员称,“高折价率导致保险公司浮亏严重。原来1元钱买入的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另外,由于高折价率,没有人愿意接手,所以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并不活跃。截至2004年底,保险公司“重仓”封闭式基金份额的变化并不多。

  但是,开放式基金的命运完全不一样。

  “尽管总体而言,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业绩并不差,但是开放式基金仍然遭遇了巨额赎回,其中保险公司‘功不可没’。”前述保险公司研究员称。

  根据万得咨询的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开放式基金(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四季度遭遇大面积的赎回,在已开放赎回的96只基金中,共有82只基金出现了净赎回,只有14只基金出现了净申购,96只基金净赎回171.2亿份。其中,南方避险基金份额四季度缩水了11.3亿元,缩水幅度达25%,是四季度净赎回最多的非货币市场基金。

  对此,前述保险公司研究员分析,“保险公司除了通过出售业绩不错的开放式基金实现投资收益外,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希望争取话语权,向基金公司施加压力,争取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即所谓‘封转开’。”

  保险公司一直寄希望于通过“封转开”,按照封闭式较高的净值交易,不但能从封闭式基金上解套,而且还能获利。

  根据最近一周的统计,54家封闭式基金的资产净值为786.12亿元(前一周为800.68亿元),总市值为523.46亿元(前一周为533.42亿元下降到),平均折价率(总市值/资产净值)为33.41%。粗略估算,如果实现“封转开”,带来的收益将高达263亿元(资产净值-总市值)。

  但是,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封转开”后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不但可能遭遇赎回危机,而且在短时间内调整原来的投资组合,可能会遭受进一步的损失。

  由此,对于“封转开”的问题,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博弈已久。

  “保险公司中,以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等为首的大公司一直是‘封转开’的主要推动力量。”前述研究员称。

  2004年12月中旬,这场博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相持之下,手握千亿元“雄兵”的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脚”投票——抛售开放式基金。

  浮亏“骨牌”

  而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萎靡不振,可能为另外的一个不幸开了头。

  对于占寿险产品较大比重的投资型产品,例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以及万能寿险而言,低迷的投资收益率不但影响这些产品目前的销售,而且可能引发退保风潮。

  截至2004年12月底,9家投资连结保险的23个投资账户涨少跌多,有14个投资账户的单位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上涨的投资账户为9个。跌幅居前的大多是投资于证券基金的进取型、成长型账户。

  就单个帐户而言,跌幅状元为太平智选团体退休金的“动力增长账户”,与2003年同期比较下跌了13.31%;榜眼为信诚“运筹”智选投连“基金投资账户”;探花则是新华新千年团体养老投资连结账户,后两者下跌幅度也均超过了11%。

  一知情人透露,实际上,太平人寿2003年投连保险的账户投资收益颇为优秀。2004年却出现大幅下滑,并最终抢得倒数头名,颇让外界难以理解。

  该知情人称,已有代理人打电话到公司质问,为什么收益率如此不佳。

  一寿险公司的中层担心,如果退保风潮出现,不但保险公司现金流遭遇较大的压力,另外,其他的问题也可能随之暴露,例如业务员的诚信问题等。就好像潮水退后,暗礁就完全暴露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保险资金新闻 全部封转开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