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踩住了银丰基金封转开的市场之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 0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莫菲 上海报道 由10%以上基金持有人单方面提议召开持有人大会在国内尚无先例。 但一位购买了十几万银丰基金的王姓投资者正在着手此事,事情起因于银丰基金中“封转开”条款和其工作人员不该说出的一番话。
吃螃蟹第一人 戴着眼镜,书生气十足的王先生,其实是一位精通中国各类投资市场的老手。从邮票起家,到纪念币、期货、B股、基金市场,王先生摸爬滚打了十数年,对于各类市场信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2002年8月,银丰基金设立时,基金契约中破天荒加了“基金发起设立后封闭运作一年以上实行封闭转开放”条款,由于此条款,银丰基金被王先生相中,“越临近一年期满,基金价格应越接近净值,越有投资机会”他表示。2003年6月初,王先生拨通了银丰基金的咨询电话,一位客户服务小姐告诉王先生:“公司正在做封转开的准备工作。” 于是,满心欢喜的王先生购买了十几万份银丰基金,等待着2003年8月15日,银丰基金一年期满的来临。 2003年8月15日后,王先生再次拨通了银河基金管理公司的电话,这此接电话的是市场部黄经理,黄经理果断地答复:“封转开的准备工作一直在做,但没有时间表,因为募集说明书上只是表示一年以上可以转成开放式基金,但没有要求何时召开持有人大会,何时转。” 此外,黄经理提示王先生,“如你能召集到10%以上持有人提议开会,并且通过此项决议,那么这事还是有希望的。” 王先生很不满意银河方面的回答,他的理解是黄经理正在交给他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弱势群体的心态激发了王先生的斗志,召集10%以上银丰基金持有人提议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的信念在心中萌生。 “不为别的,就算带个头,起个先例,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也好。”王先生表示,“这事一定要做到底!” 各方利益 基金的主要持有人是保险公司,封闭式转开放式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保险公司,如果能够得到保险公司的支持,这事的胜算较大。王先生暗自盘算。 而持有银丰基金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资金运营部潘先生的一番话给王先生浇了一盆冷水:“我个人十分愿意配合你做此事,但是,公司暂时不会提议召开持有人大会。” 据悉,银丰基金第一大持有人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也曾表态:在中国基金市场的法律、法规健全之前,公司不会向银丰基金提出封转开的要求。 资料显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持有银丰基金2.93亿份,从1.01元购入到目前0.85元的市价,面临4893万的账面浮亏。 申银万国(行情 论坛)研究所基金研究员徐媛认为:“理论上讲,保险公司作为基金的最大客户,应该是呼吁声最高的一方。” “关键不是个人的投资!”王先生一语捅破这层纸。 今日,一提到当时制定的“银丰基金封转开”条款,银河基金管理公司有种说不出口的尴尬。而此条款曾被业界炒得沸沸扬扬,一度被称为银丰基金的最大亮点。 记者曾两次致电银河基金公司求证此事,先后接电话的两位先生讲述了不同的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目前公司没有任何关于银丰封闭式转开放式的打算,也没有做准备。 第二个版本是银河基金公司一直在做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准备,但具体何时转,没有时间表,因为,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契约上没有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必须转。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安抚投资者,银河基金公司的客户服务人员对外只能说‘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银河基金管理公司的做法没有违反规定,暂时不转开放式基金,不等于永远不转。 或许,监管层、基金公司都很无奈,都没有错。那难道是投资者错了? 谁来埋单 银丰基金是第一只在基金契约中写明“封转开”条款的基金,但不是第一只提倡封转开的基金。2002年8月,业界刮起了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之风。而基金安久(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隆元(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久富(资讯 行情 论坛)等均面临着基金存续期满,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当时,博时和南方基金管理公司都有意把其旗下基金裕元(资讯 行情 论坛)和基金开元(资讯 行情 论坛)转为开放,同时,裕元基金转开放的实施草案已经送至基金监管部。此举当时赢得了众多保险公司的拥护,几家保险公司全力配合支持此次转型。 然而2003年伊始,随着封闭式基金价格急挫,折价率进一步扩大,证监会对裕元基金转开放一事也没了下文,而博时基金有关人士也不愿意再提这事。 理应针锋相对的保险公司低调不语,矛盾被隐藏、淡化,“收益最大化”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在此,显得苍白无力。 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监管层相互间的默契几乎使市场遗忘“封转开”条款的存在。 银河基金公司制定,并经过监管层认可的条款,难道要投资者自己埋单吗? 湘财证券的资深人士表示:“2002年8月,正是开放式基金如日中天封闭式基金日子艰难的时候,投资者对投资封闭式基金几乎丧失信心。在这种情况下,银丰基金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封闭转开放的大胆设想,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促销手段、无奈之举。” 一直致力于推动“封转开”试点的相关人士曾表示,推动封闭转开放已经十分困难,阻力来自一些非市场因素。 基金折价是基金公司闭口不提“封转开”的主要原因,而徐媛表示:“迟迟未出台的相关法规法律则是另一原因。” 令监管层真正感到担心的是,如果在目前市场情况下操作这事,容易引发赎回潮,其他封闭式基金也会效仿,这将对证券市场的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湘财证券一人士则认为:“如果基金持有人大会通过,此事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证监会。”即使事情到了非证监会解决不可的程度,证监会还可以大打“太极”,不说批与不批,只是说正在“调研”,想必谁都没辙。 王先生也认为:“我愿意出头,替投资者说话,但在征集基金持有人问题上就碰到了难题。”不过,王先生表示,虽然操作比较困难,一旦成功,就开辟了基金市场的先河,为所有封闭基金提供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参考榜样。 就算失败,银丰基金的市价也很可能就此上涨,这是王先生心中的另一本明细帐。 是谁踩住了银丰基金“封闭转开放”的“市场之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