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启动费用超千万 成本重压催生基金业后台外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7:2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启动费用超千万 行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记者 金烨

  在今年5月上海召开的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就指出,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就必须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因为它可以把大量
金融机构后台业务先行吸引到上海,逐步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和服务全球的后台部门,真正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

  后台外包以图降低成本

  有关人士认为,上海基金公司数量从2001年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26家,是国内拥有基金公司最多的城市。其中有多半是成立不到三年的新公司,总体上资产管理规模较小,生存压力相对比较大,因此有动力通过外包一些后台业务来降低成本,从而为后台外包业务带来一定的市场需求。

  据一位正在筹建之中的基金公司负责人介绍,基金公司后台系统建设成本占了新公司筹备成本的相当比例。目前基金公司后台系统主要包括IT硬件、应用软件、TA系统、FA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客服系统等等,整个后台建设费用大约1000万到1500万元。

  “而且这仅仅是硬件和软件投入,不包括人员开支,一般说来,新基金公司成立时员工在40人左右,其中后台人员占将近1/3。”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以后每增加一只基金,就至少要增加一名基金会计,所以后台方面的开销确实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而且现在大部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只有1亿,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是否会将后台外包取决于每家公司各自的情况,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同时又想集中精力做投资的基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我们公司的外资股东在国外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认为基金公司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投资方面,所以能够外包的业务他们会尽量外包,但在国内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平台,选择面很窄,比如在TA系统方面就只有中登一家。”该负责人说。

  外包关键在服务

  虽然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对于后台外包感兴趣,但是对于基金后台外包业务的市场前景却比较谨慎。“关键还是要解决好服务问题”,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他介绍说,目前国内市场并非没有后台外包的先例,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将IT系统中的一部分外包出去,也有一些基金公司的基金选择了中登公司的登记注册系统。不过这样的公司还是少数,甚至有些公司在运用中登系统之后,又花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登记系统。“出现这样一种重复建设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系统外包后并不能满足基金公司的业务需求。”该人士指出。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对记者说:“事实上,后台系统外包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司节约了一定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业务的灵活性。”基金公司一些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活动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但大部分外包公司提供的服务都是一般性服务,不太愿意为一家公司提供个性化服务,即使愿意,其中的沟通难度也会很大。

  “比如现在大部分公司搞持续营销时会对部分客户进行费率优惠,这就牵涉到TA系统的调整,非常麻烦,甚至目前IPO中按认购规模收费有时也会成为问题。”她举例说。

  一些业内人士则指出,实际上外包公司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缺乏服务意识,在该领域市场机制不到位,缺少竞争。“如果服务到位,能想基金公司所想,这样的外包公司市场当然受欢迎。”

  此外,另一个制约外包公司发展的可能因素是费用。一位合资基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外资股东刚进入亚太某市场时,也将登记、清算等后台业务外包出去,而且外包公司提供的服务确实非常到位,但就是收费太贵,除了首次系统架接费用外,每年还要支付年费,两年之后核算成本,发现和自己搭建后台系统成本差不多,所以最终还是放弃外包。他希望如果国内准备推出这样的外包平台,除了在服务上下功夫外,费用上也要斟酌,毕竟基金公司的外包初衷在于节约成本。

  该负责人还表示:“对于一种新兴业务而言,外界总会以怀疑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何况基金后台外包业务关系到基金运营的各个方面,一旦出现差错很难保证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受影响。因此如果真有这样的外包平台,哪个基金公司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新业务,恐怕还是需要政府去推动。”

  后台外包是国际潮流

  据有关外资银行负责人介绍,基金公司后台外包在国外并不少见,从全球范围看,在过去十年中所有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科技产业和金融业都呈现出业务外包潮流,基金行业的外包业务也是这一趋势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基金管理业是率先采用这一商业模式的先锋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采用了第三方管理服务和注册登记服务。

  但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美国20%以上的共同基金账户由基金公司外包给专业的TA机构管理,采取外包形式的主要是一些管理规模比较小,人员比较精干的中小型

资产管理公司,而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则倾向于自己建立后台系统;在中国香港地区,大部分基金公司选择后台外包,汇丰银行承担了70%以上的基金公司后台外包业务,甚至汇丰银行一度打算将基金后台外包业务拓展到大陆的分行,只是限于当时的基金市场情况未能推出;而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代基金公司都是使用自己的后台系统,在外资进入基金业后,进行后台外包的公司逐渐增多,但是总体上还是以自己建立系统为主,外包业务量比较小。

  在亚洲其他国家,印尼政府于1996年颁布的法规允许第三方行使其基金管理和资产托管职能,注册登记服务获得了独立的发展,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注册登记服务;在韩国,在单位信托一投资基金法实施以后,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运营模式就是将所有的后台运营绩效计算外包给第三方;印度的私人投资基金业从1999年起步,从发展的初始阶段起,几乎所有公司都将后台运营注册登记外包出去,主要是出于控制成本,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考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