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基金销售费率悄然上涨 管理费率上调正在酝酿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9:1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记者 荣篱

  都是牛市惹的祸?

  “今年广发策略优选的认购费率如果定在5%的话,照样能卖得很好。现在基金一年能赚60%,5%的费率算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的言论。

  随着行情转好,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大增,基金管理人也打上了费率的主意。近期,已有基金公司将销售费率调高付诸行动,虽然不至于高到5%,但涨价已成为现实。不仅如此,还有基金公司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调高管理费率。

  基金调高销售费率与“收入不抵成本”有关。虽然业内目前并不完全清楚银行销售基金的单位成本,但记者听到“

银行收费不抵成本”的说法较为普遍。

  当然,也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销售费率上涨”的。比如,认为“基金销售费率上浮也是市场必然”的巴曙松先生就认为,基金销售费率上调是基金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此举将会使基金销售迅速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产业。而随着专业销售公司、网上销售公司等多方社会资源的进入,基金营销可以迅速发展为一个独立运作的产业。

  虽然业内也不确定基金销售费率的提高究竟能带来多么大的效果,但费率提高已成为现实。不仅如此,一些公司甚至开始考虑提高管理费率。这一切与牛市行情的到来关系莫大。

  基金费率高低的讨论由来以久,特别是在2002年和2004年,在基金净值负增长的情况下,基金管理公司“旱涝”保收时不时会引起市场和媒体的诟病。而基金业对此的辩解是,基金管理人收取的是固定管理费率,虽然基金净值负增长时基金管理人看似照收费用不误,但基金赚大钱时,管理费率也没有因此而多收。然而当基金真的开始赚大钱时,费用却开始出现涨价的瞄头。

  费率不敏感

  除了市场行情带来的赚钱效应,基金公司酝酿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者对费率不敏感”。

  确实,从目前基金管理费的情况看,投资者对管理费的些微差别基本不计较。以配置型基金和股票基金为例。这两类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差异颇大,在本次行情中股票基金的收益也确实好于配置型。但两者的管理费均为1.5%,这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不满。

  再来看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股票基金中费率差异化最大的基金类型,管理费率从0.5%到1.3%。不仅如此,基金业内人士也承认,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收取1%甚至更高的管理费率,这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相当高的。第一只ETF出现时,其管理费率(0.5%)和交易费用都相当低,有业内人士曾预测,这对普通的指数基金会是一个挑战,甚至可能引起指数基金大降价。据记者的了解,也有基金公司曾一度考虑过降低费率。但一年多过去了,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原因是,基金公司发现,投资者对管理费率并不敏感,降价并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

  价格竞争仍然存在

  虽然投资者对费率并不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业的费率普涨可以变得肆无忌惮。来自银行人民币

理财和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对基金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据了解,大多数银行人民币

理财产品不收取任何费用,管理费用在业绩中提取,并且不收销售费。这一产品相比债券基金的缺点是不能提前中止,流动性差,但在成本上确有引人之处。

  再来看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其竞争力不可小觑。以东方证券的东方红二号为例。这一产品为“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以与股票基金进行类比。其申认购费率不高于1%,随着参与金额的增加,其费率更呈下降趋势;管理费0.8%/年,并根据业绩提取一定的业绩报酬;托管费0.2%/年。

  由于东方红二号的参与金额起点、流动性、收费方法与基金还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其费率低于股票基金,差异总体而言并不大。但如果基金大幅提高费率,券商集合理财的成本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