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赶潮投资热邮储抢挂基金代销牌 自身短板难回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09:5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炎迅

  “如果不出意外,代销资格很快就会下来,甚至有可能赶在邮储银行挂牌之前。” 日前,国家邮政局向外界证实,邮储代销基金一事已达成共识。

  但是,因为邮储自身存在的短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代销的利好效果短期不会
出现。

  代销短板

  近日,国家邮政局相关人士向外界证实,此前央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之间存在争议的邮储代销基金一事,已经在国务院的协调下达成共识,“如果不出意外,代销资格很快就会下来,甚至有可能赶在邮储银行挂牌之前。”

  “当时感觉有点儿奇怪,好像我们也要像商业银行一样开始销售基金了。”早在去年年初,安徽省

邮政储汇局一位姓韩的女士就感到疑惑,此前该女士参加了安徽邮政局关于代销基金的系统测试工程,并和其他省份的同仁一起接受了代销基金的相关培训。

  国家邮政局的一位内部人士分析说,邮储定位于“零售银行”,主要从事对个人存贷款、保险代销及其他特殊业务。因此,对邮储来说,做基金代销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是完全符合其定位的。

  据记者了解,在先行展开邮储银行试点的湖北、福建等地,有关部门关于邮储代销基金事宜早已进行了多方论证,不过论证的结果并不让人乐观,争议也开始产生。

  目前,国内基金销售的渠道基本是银行、券商代销和基金公司直销,以及少数几家专业基金销售公司销售。虽然这些方式充分利用了银行、券商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当前市场状况下有其合理性;但从销售上看,随着基金的密集发行,基金销售渠道仍显狭窄。

  销售渠道急需拓展,此时邮储改革让相关方面看到了希望。但是,邮储无法回避自身存在的代销短板:邮储的人均储蓄额太低,仅为3000余元,其网点又大多集中在县以下,与基金产品的目标销售渠道不符。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邮储业务结构单一,其员工专业素质与商业银行相去甚远,更不能忽视的是,邮储网点大多分布在农村,是否能够成为基金销售渠道还有待证实。

  基金疑虑

  “现在基金销售进入旺季,但是热的都是新基金,老基金却热不起来。基金公司应该及时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比如邮储。因为邮储网点不仅多,而且深入农村。”一位华安公司的老客户也对邮储代销基金表示了认同。

  “较之于其他

理财产品,基金对投资者的要求很高,定位于有一定富余资金的人群,而且需要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即便是银行客户也未必能承担这种风险,更何况邮储客户。”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道。平安
证券
基金研究员王年华认为,邮储代销基金难以给基金销售市场带来利好局面。

  一位基金公司渠道销售负责人认为,随着股市行情好转,基金业绩一路水涨船高,基金销售来自渠道的压力十分有限,因此基金公司会选择相对比较专业的代销人,这样的话邮储自然就被排除在外。事实上,由专业基金销售公司进行基金销售在国外并不鲜见。虽然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过基金销售公司所销基金占的市场份额比较有限,但基金销售公司能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帮助投资者加深对基金的认识和了解,选择符合自身投资需要的基金品种。从专业服务角度来看,邮储是难以有优势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某些基金公司在与邮储接触之后放弃了让其代销基金的想法。

  不过,邮储方面对于代销基金仍信心十足。国家邮政局的相关人士表示,邮储城市网点总的占比虽然不高,但从绝对数量上看还是比较大,甚至多于一些中小银行;其次,基金的品种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低风险产品。邮储的广大农民储户也可以购买在他们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基金。事实上,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来扩充各层次市场,邮储代销会因此有所作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