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基金结算体系可致盘后交易 统一内控标准酝酿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14: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诗颖 上海报道

  当前市场上,由于基金公司各自独立存在的基金登记结算体系而可能造成的“盘后交易”,引起了基金业人士的注意。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告诉记者,每家公司自建独立的登记结算系统,费用
高昂,更为不利的是,这种“场外”结算系统,使得一些内幕交易、利益输送有了滋生的土壤。

  而建立独立的开放式基金中央登记结算系统可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登记结算系统确实存在着监管上的空白。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正在酝酿制定相关的内控标准,来统一TA系统中的各种技术流程和系统标准,真正做到基金的注册登记有章可询。

  不过,基金业人士亦表示,在目前各家公司已经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登记结算平台困难极大,运用规章制度的办法解决登记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才最为实际。

  盘后交易

  与股票的实时买卖相比,开放式基金的销售确实有所不同。

  根据规定,目前国内开放式基金的日常申购和赎回的时间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日的交易时间,交易价格采用“未知价”原则,即申购、赎回价格以申请当日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这样一来,投资者购买基金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

  不过,据业界人士透露,面对这样的未知风险,部分投资者也有回避的可能,他们可以利用“盘后交易”的办法达到较好的操作效果。

  所谓“盘后交易”,即指在基金契约约定的当日交易时间结束后的交易。目前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以及份额确认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自己的登记结算系统进行的,是一种场外一对一的交易方式,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央交易及自动撮合系统是不一样的。

  “因为基金公司运用的是自己的登记结算系统,确不确认这笔交易是由公司说了算。”业内人士说道。但是基金公司是一个盈利性公司,有的时候很难完全回避这种针对大客户或核心客户的特殊VIP服务。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解释,这种问题在我国的市场是否存在,他不作评论,但他认为,在基金公司各自分立的注册登记系统中,这样的问题难以避免。此外,由于这部分领域长期处在监管的“盲区”,也相应地存在其他的利益输送及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问题。

  错失最佳时机

  谈到中国基金业的登记结算业务,一位熟悉其发展的业内人士颇为感叹地说,统一结算的思路虽好,但是现在恐怕已经过了推广的最佳时机。

  他告诉记者,2001年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第一只华安创新(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的时候,其实是实行中登公司统一托管的最佳时机。但那个时候,中登上海和中登深圳刚从交易所划分出来,与北京的中登公司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单位。“当时正处在机构变动之中,这项战略性的业务工作也就没有顾得上开展起来。”

  但第一个基金发行在即,基金公司也就开始自己摸索登记结算的道路。当时,监管层允许的开放式基金注册登记模式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内置型,即由基金管理公司自己做此项业务。第二种是外置型,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做或者由商业银行来做。而另一种是混合型,由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或银行共同做。

  为了使基金管理公司有更大的自主权,也为了方便日后的经营管理,老十家的基金公司绝大多数采用了内置式的注册登记模式,当然这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最初引进的一套TA系统花费要在千万之上。”知情人士介绍说。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也在后来的市场反应中意识到了这块蛋糕的巨大。为了挽回已经失去的市场,中登公司积极开设系统,并且在各家公司积极游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老十家公司中的鹏华基金、中外合资的海富通、交银施罗德都加入了中登公司统一结算的行列。

  从目前的市场检验中,中登的统一注册登记平台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与交易所间的技术支持是中登公司独特的优势,一些特殊的基金产品如ETF、LOF一定要通过中登的平台注册登记,而今后基金公司可能推出的以备兑权证、股指期货为投资品种的产品,也都需要中登公司的平台支持。

  而中登系统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业内人士介绍说,首先是费用高昂、成本不菲。其次是对基金的销售支持不利。

  上述人士解释说,因为使用中登公司注册登记系统的基金公司不多,中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为了实现自己的盈亏平衡,只能提高每个基金公司的支出成本。而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中,引进一套独立的登记结算系统下降到几十万元,出于成本的综合考虑,很多公司也不会去中登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中登的平台对一些销售行为并不支持。比如,无法实现货币市场基金的T+1到账,对于充当现金管理工具的货币基金来说,当然是很不利的一点。

  亡羊补牢

  对于中登统一登记结算平台的推广,其实最大的阻碍还在于基金公司原有的系统。多家基金公司已经花费巨资建立起了自己的注册登记平台,一旦改换门庭,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

  来自监管层的人士认为,重新建立统一的登记结算系统代价过高,不过,由于基金公司分立而造成的登记结算监管空白亟待解决。

  知情人士介绍,对于这部分业务的监管,最主要的要做到有章可询,要制定基金业适用的内控标准,其次是要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满足监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上述人士还透露,这部分的配套政策也是基金销售监管处的工作内容之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