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和客户双流失 部分基金公司遭遇生存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01:4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宏 跨年度行情并没让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过上好日子。相反,部分基金公司在年初行情出现之后,却出现了人才和客户双双流失的困象。个别公司的人员周转率大大超过正常水平,诸如“老总操盘”和“公司内部治理失衡”等情况也开始在行业的某些角落死灰复燃。本报在今年初所作的“部分基金公司2006年将陷入尴尬”的预测,不幸成为现实。
部门集体流散 春节后,记者无意中巧遇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人士,却得到了该人士“更换门庭”的信息。而更惊讶的信息来自于该人士的口中——“我们部门几乎已经跑光了。” 据悉,该公司在春节前后出现了半年内人员流失的第二次高峰,(首次高峰在去年四家银行系基金成立时已经出现),在此次流动过后,该部门任职经历在一年以上的员工已基本全线撤离。 这个现象并非个别。距了解,部分基金公司在今年头三个月内出现人才集体外流的情况,有的公司甚至出现部门换血的情况。而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部分公司的人才集体流失不仅是因为某些骨干的领衔撤离,更多表现为整个工作团队的作“鸟兽散”。 这某种程度的意义上表明,公司的人才流动的原因,不是传统的其它公司“挖角”等外因,也不是团队磨合的问题,而是公司内部的环境和氛围出了问题。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在有些公司“每一个离开公司的员工都会得到同事们的祝福”。不过,祝福辞不是“祝你前程似锦”,而是“你也脱离苦海了”。 据悉,导致员工撤离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薪酬待遇”、“事业发展”等等常规原因之外,还有“公司考核”、“公司前景”、“业务开展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一旦上述因素出现问题,往往相关公司就会出现集体流失现象。这表明在基金行业中,少数公司严重落后于同业水平,不仅在财务状况上,更在公司经营理念上。 老总亲自上阵 而在部分公司,公司总经理干预投资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据悉,在一些基金公司,老总不仅过问日常投资,直接指挥研究员调研某个股票,制定股票投资比例,甚至直接上阵,越过正常程序给交易室下单。这种证监会明令禁止的情况在个别基金公司再度死灰复燃。 老总赤膊上阵实在是有难言之隐。据了解,由于一线投资人员的严重流失,部分公司正常的投资流程遭受严重的破坏。人员的频繁更替,使得投资缺乏系统性,自然难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不得已,基金公司总经理只能自己上阵,亲自出马“抓业绩”。可惜事实结果往往与老总们的预期恰恰相反。 去年连出两只五星级基金的广发基金公司老总林传辉有一个心得,就是做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应该更注重把风险控制做好就可以了,而不用直接插手投资。这样反而更利于基金业绩的走好。“总经理对股票的了解,总不如成天在研究股票的基金经理更深入。”不知道这个说法,对喜欢“亲自上阵”的老总们有没有启示。 公募快变成私募 除了人才流失、业绩下滑外,一些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规模往往也在快速流失。这种“人财两失”的状况,意味着部分业内基金公司的困顿局面进一步加剧。 来自业内的消息显示。就在今年的头两个月,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急剧缩水,日常收入大幅下降,一些基金的规模已经破“亿”,进入了“千万”级别。更要命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些公司新发基金要么难产,要么发行极不顺利。 更令人关注的是,一些基金投资者结构已经严重失衡。一些基金的内部人士说,公司的基金现在接近私募基金了。散户投资者的比例急剧下降,规模主要靠几个大客户来维持。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基金管理公司来说,意味着“危机”的潜伏。 当然,纵观基金行业,基金公司的整体状况依旧良好,基金公司行业的整体发展仍旧处于健康、成长的状态。而上述困象的存在表明,基金行业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和基金行业内的整合重组将同时成为2006年的主题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