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监管层加强基金公司内控审计 规定提风险准备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10:28 证券时报

  □ 本报记者 荣篱

  大年初五,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朋友就端端正下地坐在办公室加班。他向记者抱怨说,今年对基金的年报审计工作量非常大,事务所的工作增加了很多。

  今年1月11日,证监会基金部向基金管理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下发了《关于2005年度证
券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年度报告编制及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基金公司的有关人士也表示,这一通知对会计师在内控审计方面进行了细化,增加了事务所的工作量。

  审计责任加大

  据了解,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控评价报告从2003年开始实行,这一报告是非公开信息,直接上报

证监会。近年来,内控评价报告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次的《通知》就是一个例子。

  《通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基金公司的主要业务环境的内控情况进行核查,并出具内控评价报告。会计师的核查范围应至少包括营销、投资、研究、交易、运营、财务等环节,报告应分别针对这些环节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通知》强调,内控报告中包含的问题应不仅限于金额超出审计重要性水平的问题,同时还应包含尽管金额尚未超出重要性水平,但性质较为严重的问题。

  业内人士估计,加强对基金公司的内控审计是监管层吸取证券公司的经验的结果。几位被采访人士均向记者表示,过去在对证券公司的审计中也发现过一些不良的苗头,但没有及时重视和制止,以至后来证券公司纷纷出事。现在,监管部门重视审计工作,就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不过,基金业内人士认为,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的运作有很大的区别,有托管行把关,不会出现大问题。即使有毛病也是小毛小病,不至于会酿成大祸。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自《基金法》的几个配套办法出台后,监管层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公司的运作掌握得更清晰,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是否到位一目了然,这无形中也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压力。如果监管层已掌握的违规行为未被会计师审计出来,事务所的麻烦就大了。

  投资者浑然不觉

  虽然事务所感到近年来审计责任加重,工作量也加大了,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变化。投资者数年来一如既往的看到“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每年的年报和半年报中,审计报告完全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内容。

  据业内人士称,尽管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量增加,普通投资者能看到的审计报告仍然不会有什么变化,除非有基金被出具“非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而监管层获得的内控报告则会丰富很多。

  尽管基金的审计报告历来都比较“干净”,投资者几乎没有看到过哪家事务所给基金出具过非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但消息人士透露,随着监管部门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事务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近年,就出现过有两家事务所被内部批评的情况。

  此外,记者注意到,除少数几家国内事务所外,基金审计几乎全部被四大所垄断。与此同时,只有少数基金出现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但更换原因未在更换公告中披露。

  公司提取20%风险准备金

  除了对审计方面的规定外,《通知》规定,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参照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有关规定,按当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的20%提取风险准备金。虽然2002年开始执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风险准备,但一直没有具体办法。此次〈通知〉也没有规定基金公司必须提取此项准备金。

  按一般投资者的理解,基金资产托管在托管银行,基金管理人不对投资人承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基金资产是完全的,亏损又由投资人自己承担。那么,风险准备金的用处是什么呢?

  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士表示,这一风险准备金可以用作处理在基金管理人操作失误时的赔偿。这位人士举例说,过去曾经出现过,可转债到期应转股而因管理人的失误未转的,给投资人造成了损失,因此该公司向该只基金赔偿了120多万元。

  另有人士认为,风险准备金对那些资本金耗用殆尽的公司来说,可以维持其一段时间内基金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费用。此外,还有人士分析,风险准备金在委托

理财业务开展后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排除基金公司会为委托理财业务承担一定亏损风险的可能,那时,风险准备金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