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最高年收益超40% 私募FOF震动江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9:35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程琳

  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年收益不到20%,而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自发的专门投资于基金的私募基金,其最高年收益却超过了40%,这些类FOF(基金中基金)的私募基金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是否中国的基金市场还蕴含着诸多不为人知的机会?

  自发成立私募FOF

  近期,在深圳出现了一种自发的专门投资于基金的私募基金运作方式。据一家注册地在深圳的基金公司投资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该公司的一个客户以这种方式,不到1年的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40%。

  据了解,该客户运作的资金达8个亿左右,投资于各种公募基金公司,包括个别私募基金的产品。比较特别的是,其所投资的这个私募基金只投资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而不涉足风险偏大的

股票投资,因此比较受客户的欢迎。

  “经过这几年市场的震荡和管理层的规范,不少私募基金纷纷倒闭和萎缩。实际上,私募投资机构已经意识到,过去那种与上市公司合谋进行内幕操纵是严重违法行为,而只投资个别上市公司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从资金量上看,私募基金很难控制股价走势。因此,有些私募投资公司转向投资基金公司公开发行的基金,通过深入的研究,专门做公募基金的投资组合。”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疑问显而易见,2005年中国业绩最高的股票型基金,实现收益不到20%,而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也在3%以下。专门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收益的来源是什么?

  板块轮动机会

  据有关人士透露,该类私募基金的操作者,实际上对中国证券市场有多年的投资经验,因此对大市走向、行业发展趋势都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他们会在某个时点,可能会看好某个行业、或者看好股市指数的走向,但不会以自己购买股票的方式进入市场,而是选择购买已发行的公募基金。这里面的原因很清晰:如果他们大量的资金在短时间内集中购买某个股票,势必会直接影响股价,增加交易成本;卖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但是选择与自己看好的股票趋同的公募基金,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间接建立自己的仓位。这不是直接增加新的股票购买,成本无疑低得多;而且在交易成本上,也很划算。大资金与基金公司谈判可以在申购和赎回费率上得到优惠,其看好的股票价格上涨时,基金净值也在增长;其选择赎回的时候,公募基金也会均衡地卖出重仓品种,从而避免集中卖出一种股票带来的价格冲击,双方达到共赢。

  “选择基金净值与板块轮动带来的套利机会,是这类私募基金获利的主要逻辑,板块轮动的模式在国外证券市场已被验证为有效”。据有关人士介绍,FOF在国外是一种相当成熟的产品,专门为特殊的风险收益偏好者而设计,该策略通过投资不同风格的对冲基金,分享不同基金经理的成果;通过不同的策略和资产类别的混合,实现比单一基金更稳定、更可控制的长期回报。

  “举例来说,如果该私募基金今天看好有色金属行业,那它就选择在股票仓位配置中有色金属比重大的基金;如果明天看好银行业,就选择银行配比大的基金;它实际上是按照自己的投资策略来选择配比基金,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建仓,而一旦获利,基金的赎回机制更适合其套现。这样一年里,它可以进行多次板块轮动,而不用任何建仓成本。”有关人士分析说。

  三大套利机会

  据了解,这类私募基金还建立了一套对国内基金经理的评价体系。与国内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同的是,这个体系更关注实战性,即基金经理的自身背景、投资偏好和历史业绩的连续性。

  “这类私募基金做赎回,从来不要现金,一般是直接转换成货币市场基金。”一家基金公司的销售经理表示,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少基金公司为了留住客户,都实行了基金公司自有产品份额转换的优惠政策,有的基金公司甚至还实行了无限制免费转换方式的基金,实际意味着,这样操作的私募基金申购和赎回基本是免费的。

  而在基金品种之间,这类私募基金频繁进行着套利活动。有关人士介绍说,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有多种基金产品,各基金品种特点不同。股市趋势向好的时候,它会选择那些选股能力强或是配置比较出色的主动型基金;在市场走势出现非理性下跌时,会选择指数型基金;而当其认为市场风险较大时,会选择货币市场基金或是债券基金来回避风险。

  而另一个重要的套利模式是行情套利。私募FOF往往会采取与保险机构类似的波段操作行为。这是建立在对大盘趋势的判断上,如果认为大盘处于低位,证券市场发生阶段性市场行情时,它会选择申购股票基金或指数基金;而到阶段行情末期,会赎回基金兑现盈利。

  据了解,一些新基金品种也引起私募FOF的关注。例如50ETF曾经吸引了不少私募基金,尽管一级交易商在费率上进行ETF套利有优势,但股改以后,50 ETF对应成分股的停牌,权证、送股等登记发放,以及有关允许现金替代或部分现金替代的方式,也构成了一些套利的操作。

  市场越来越需要FOF

  “可以说,这类自发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有很强的市场嗅觉。如果能让基金公司自己做FOF,可能会更有优势。”一位基金人士承认,“FOF是国外一种很成熟的基金投资方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金产品,但国内由于法规的限制,基金公司不能发行及投资FOF。”

  而在FOF领域,券商已经捷足先登。招商证券的“基金宝”(FOF产品),成立不到一年的收益已有10%左右,规模达到20亿;而光大银行推出的光大阳光

理财二号已明确定位于一个FOF产品,国泰君安证券第二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定位也是“基金中的基金”。

  据了解,在国外,FOF发展已相当成熟,特别是对于风险更高、产品差异更大的对冲基金来说是如此。近年来进入对冲基金市场的新客户,都倾向选择FOF代为决定投资形式及执行组合管理。根据统计,到2004年底,国际对冲基金的资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当中由对冲基金中的基金所管理的资产接近37%,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年底时仅为17%。

  一位操作FOF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未来,随着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种引入中国,基金品种差异充分后,市场对FOF的需求会更加强烈。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希望届时对基金公司开放投资限制,与其他机构相比,基金之间更为知根知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