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气恢复初露端倪 基金发行又逢春风化雨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9:31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金烨 随着节前股市走强,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走高。据统计,截至1月23日,偏股型基金三个月加权平均收益率达8.2%,其中去年6月份以来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0.92%。收益率的上升带来了一定数量的赎回压力,但也为节后发行市场人气凝聚打下了基础。
人气恢复初露端倪 据农行某地区分行有关人士透露,在节前刚刚结束的深圳某开放式基金发行中,原先该分行预计只有2000万元的销售量,结果却达到了2亿多,“情况好的有些出乎意料。”而此前结束的南方避险(资讯 净值 论坛)增值基金二次申购,仅9个申购日募集量就超过24亿元。 对此,代销渠道有关人士表示,出现这一情况是由于近期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普遍提高,基金的赚钱效应初步显现,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意愿开始增强;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代销的一些股票型基金收益率目前都比较高,投资者出于见好就收的心态赎旧换新,这些人在新基金的客户构成中比例也不小。 而对基金公司来说,由于受到新基金发行节奏的限制,迅速开展持续营销成为应对突如其来的行情的最佳办法。比如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正式开始大规模的持续推广活动,该活动被冠以“二次发售”的理念,于1月4日开始,为期一个月,通过中国建设银行等代销机构公开持续发售。交银施罗德有关人士也表示:“我们将发起持续营销活动,推出优惠费率申购计划、定期定额计划、基金转换等。并将以两只产品为基础,结合投资者的理财规划,构建各种产品组合,如无忧增值组合、资本稳健组合、稳定增长组合等,以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 新基金发行抢占制高点 业内人士一般认为每年的3-4月是基金发行的“传统强档”,因为春节后资金相对充裕,而且年初的股市行情也带来了赚钱效应。2004年3~4月间的基金热卖曾成就了以海富通收益为代表的一批过百亿规模的大盘基金。他们认为,今年年初的情况与2004年有相似之处,收益率的上升刺激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促进了节后发行市场的回暖,因此,不少基金公司从去年底就开始争取在这一黄金档期发行新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地区2—3月份就有5只新基金计划发行,这些即将发行的基金中大部分为偏股型产品。其中最快的要数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将于开市第一天刊登招募书,第三天开始发行。此外,去年包括南方基金、友邦华泰等十几家公司都申报了短债基金,由于相关规则的制订尚未完成,这些基金的批复一直拖延至今,一旦闸门放开,也将引起新一轮发行高潮。 不过,一些基金公司和银行销售人员认为,虽然基金发行市场有转暖的趋势,但不确定阴云依然飘荡。一方面股市行情走势仍不明朗,虽然近期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有所上升,但与2004年初平均16%的收益率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另一方面现在基金管理公司数量比当年大大增加,投资者可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广,基金公司之间对客户、渠道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即使今年行情再好,类似海富通收益、中信精选这样的巨型基金恐怕也不会出现了。”中行一位基金销售负责人感叹说。 业内有关人士则表示,经历2004年初开放式基金巨量发行以及此后因股市行情低迷、基金收益率不佳,投资者信心普遍受挫,2005年开放式基金单只发行规模不及2004年的一半。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与过分追求基金规模带来的伤痛历历在目,实际上,投资者与基金业都会吸取教训,以更理性的行为对待自己的投资和基金业的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