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美元海外基金侵蚀中国 本土派厉兵秣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 涛 上海报道 “一个月多前,AIG ASIA OPPORTUNITY FUND (II)刚刚完成募集,初步募集的资金规模为两亿美元。”美国国际集团(亚洲)投资公司副总裁汤柔介绍。 国际上综合实力较强的创投机构中,绝大多数都在 2005 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募资总筹
中国成重要投资热土 “今年仅创投机构在海外募集的基金中就有40亿美元投向了中国。”清科公司总裁倪正东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估计,在今年成立的海外私募基金中,已有近20只针对亚太地区的基金成立,每只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这其中不乏凯雷、华平、黑石、新桥以及欧洲的3i集团等国际大型私募基金公司。 汤柔表示:“AIG全球募集的资金目标是50%投资在中国,实际上,每个基金运作下来,往往发现实际投资中国的比例超过50%。” 私募股本基金的崛起是资本市场的新趋势,从专注于亚太地区私人股本投资的国际大投行的动作来看,中国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投向地之一。 私募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进入步伐已经悄然加快。高盛募集了面向全球投资、总规模高达85亿美元的“高盛资本伙伴第五基金”,未来3年至5年内,其投资中国的资产比例会占到资金总额的30%左右。 摩根大通“亚洲机会”的基金第二期已经募集到5.75亿美元,凯雷集团首个亚洲房地产基金筹集了4.1亿美元净资产。通过杠杆融资效应,凯雷基金将投资于中、日、韩价值约15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因为中国经济目前在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一些只专注于中国的创业投资基金也在今年不断涌现。 2005 年 8 月, Intel Capital 宣布设立一只规模为 2 亿美元、专门投资中国市场的“中国技术基金”。而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也宣布成立规模达80亿美元的专门投资中国的第九号基金,这是华平自1966年成立以来募集金额最大的单项基金。 “中国热”正在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全球机构 的视野。中国已占亚洲区集资总额的65%,业内人士粗略地估计,2005年国际私募基金在中国的规模达到300亿美元左右。 各路豪杰都不是新手 2005 年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总额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年份,相当于 2004 年的数倍之多。 新加坡祥峰投资人士介绍,今年海外募集的资金达到这么多,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前一轮募集的基金额度恰好已经结束,这正好是新一轮募集的高潮期。据介绍,作为新加坡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祥峰投资前期的基金额度已经投资完毕,正在募集新一轮的资金,大约在4亿美元左右。 但是吸引海外投资者加大募集规模的重要原因是,此前这些基金在运作上的成功。 有着德国政府背景的DEG公司,其中国的首席代表介绍,自1985年以来,DEG已在中国投资了4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了2.7亿欧元。而其最近又介入了四川南充市商业银行,以及实德工程塑料公司。 而美国国际集团也是如此,曾经发起第一期AIG ASIA OPPORTUNITY FUND,由于该只基金运作非常成功,该公司已经在海外发行了ASIA OPPORTUNITY FUND第二期。 “过去10多年,(亚洲)投资在中国参与了超过一百项的投资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至今,其在中国的投资已接近10亿美元。”一位知情人士介绍。 据了解,汇丰直接投资曾经成立了9只基金投资中国,其年回报率最好的超过40%,最差的也在10%以上。 美国、欧洲的基金和大机构都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内地蕴涵着丰富的机会是私募基金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倪正东介绍,国际私募基金在亚洲主要的投资目标就是中国和印度,但是印度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而且主要以外包的形式存在。而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不错,无论新兴还是传统行业都有增长空间。而在资金供应充裕,可投资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将成为私募基金的重要目标。 本土派厉兵秣马 除了私募基金长期青睐的互联网、电信、媒体等,一些相对传统的领域都有很多机会,也开始吸引了基金的目光。 美伦投资中国区首席代表许云辉认为,随着盛大、蒙牛等一批公司在海外上市,加之中国过去十几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国际私募基金对中国企业有着一定的追捧。 在传统产业及国企重组方面,私有股权投资基金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如华平重组哈医药、高盛介入海王生物(000078SZ),而今年,淡马锡 31 亿美元出手中国银行,凯雷 4 亿美元购买太平洋人寿股权。 在海外私募基金大肆扩张之时,留给本土私募基金的空间就十分有限了。 国内私募基金投资项目金额正在做大,前几年,在中国投200万美元就是很大的项目,现在只能算很小的项目。 在投资于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大量覆灭之后,国内大量的私募基金将视野转向了产业投资领域。 国内有些私募的主力军是各地政府的创业投资公司,例如上海创业投资公司,深圳创业投资公司等。不过总体来说,由于受到太多的束缚,与境外的私募相比,竞争力还是显得薄弱。 截至2004年底,我国从事创业投资活动的机构有217家,注册资本240亿元,管理创业资本497.7亿元,累计投资项目为3172个。而与国际私募基金相比,国内私募更加关注对项目中后期的投资。 而国内的产业基金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力量,如海富产业基金,虽然是一家合资产业基金,但其出现,还是让大家看到国内私募基金发展的一条道路。 作为直接股权投资基金,刚刚成立的中比基金由中国、比利时两国政府合作,总规模为l亿欧元,四方发起人共出资3700万欧元。 “另外6300万欧元由海富基金公司向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募集,从目前来看,资金的募集情况还是比较成功。”该公司人士透露。 也许,和证券投资基金一样,国内私募产业基金借助外资的力量,可以迈出关键的一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