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严冬时节艰难创新 酝酿推出绝对收益基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08:54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唉,明年基金更不好发了。”一位基金营销总监日前在电话里对记者叹了口气,“听说明年银行要扩大发行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这会对基金营销产生很大影响。”
这一消息对很多基金公司来说简直就是平地起惊雷,在营销中过分倚重银行的这些基金公司,一时都有些手足无措。而此前,工银瑞信等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加入,已让这些基金公司感觉到营销上的强大压力。 笼罩在基金业周围的“冷空气”寒意逼人。 行业整体下滑 招商证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国内市场中基金规模虽然比2004年末增长50%左右,但发展很不均衡。 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的发展明显受到了股市下跌的拖累。去年以前设立的开放式基金大多遭到了净赎回,除几家商业银行控股的新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外,新发行的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的销售情形普遍令人失望,包括指数基金、ETF、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所有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全年份额净增加量仅为134.32亿份,远远低于2004年的增长水平。 此外,债券型基金、保本基金和绝对收益型基金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全年仅募集设立一家绝对收益型基金,且销售规模只有4.09亿基金单位,三类基金的净赎回合计49.15亿份,管理的资产规模较上年度下降了近20%。 无奈的“货币市场基金年” 在2004年3、4月间,伴随着当时的基金销售“大跃进”,一个新词诞生了,这就是“基民”。湖南长沙某学校的老张当时也很兴奋地加入了这个行列,他申购了股票基金,希望通过专家理财让自己的资产稳定地增值保值。 “到今天,我还是被套,我的基金就没上过面值。”老张有些愤愤不平。他告诉记者,一旦基金升上面值,他就再不买基金了。老张的想法无疑代表了很多基民的观点,他们对自己手中的基金非常失望。 “2001年到现在,只有2003年基金平均收益率为正,其余时间均为负。今年前3个季度,在绝对收益上多数基金并未获得正收益。”在总结股票基金的成绩时,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如此表示。 正是因为股票基金大多数缺乏“赚钱效应”,所以今年以来除了银行系的股票基金以外,其它的股票基金一直销售困难,多数在10亿以下,5亿以下的“微型基金”也不断涌现。这与以前基金发行动辄超过20亿的光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形势下,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把发行重点放到了风险小、收益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上,已有货币市场基金的公司搞起了持续营销,导致今年成了“货币市场基金年”。 “虽然这有完善基金产品线的因素,但也体现了一些基金公司的无奈。”新疆证券基金研究员王年华对记者表示。基金管理费收入也体现了这一点,股票型基金管理费的收入是1.5%,货币型基金管理费的收入大多数为0.33%。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下半年,受货币供应量过大和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大幅降低,整体规模也大为缩水。 “我们又要降薪了。”某基金市场部的小刘苦笑。这是一个无奈的结果,按规模计提管理费的生存模式决定了基金在规模缩小的局面下,必然生计艰难。 能力和诚信受到质疑 “这是你想象出来的一次事件,没有证据。如果有,交给我们,我们将严惩不怠。”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基金论坛上,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孙杰面对记者有关前期封闭式基金向社保基金输送利益的提问,旗帜鲜明地表态。 传闻的具体内容是有两家基金公司为了谋求社保基金的增量投放,用自己的封闭式基金为社保基金保驾护航,其手法是对于同一只股票,社保组合先买先卖,封闭式基金为其“埋单”。该传闻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只是2005年中国基金业受到社会无数质疑的一次。事实上,在2005年中国基金业一直受到投资者质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围绕违规与投资能力两个方面。传说的违规事件有:少数基金经理利用股改投票权向上市公司索贿;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利用外部机构为其“养券”,以此打破持有债券不能超过180天的规定,争取获得高收益。 投资能力方面所受的质疑是:基金业投资水平不高,QFII大举建仓之时,很多基金公司却在减仓;高举价值投资大旗,却搞不清价值投资的内涵,认为简单的业绩增长就是价值投资,坚持不参与股改中的“寻宝”游戏,最后发现G股大涨时,却又怀疑起向来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 缺乏赚钱效应 “无论是发行困难,还是投资能力受质疑,根源都是股票基金缺乏赚钱效应,从而引发了大伙对基金业的信任危机。”针对基金业面临的种种困境,广东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表示。 但是,基金业也在叫冤。 “我们可投资的空间太窄了,只能‘螺丝壳中做道场’。”有位投资总监无奈地说,“国外基金的资产管理工具丰富,可以全球配置资产,我们却只能在国内的A股市场投资,可选择的资产非常稀少,这导致基金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投资回报率低下。”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流通股市值仅为4000亿左右,而基金股票资产已近2000亿。 此外,很多基金经理认为业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型国企纷纷到海外上市。一位基金经理说:“目前A股大部分是周期型企业,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些A股很难有好的盈利。现在很多大型国企都到海外上市,如果在国内上市,相信我们的业绩会大大提高。” 据统计,2003年,中国人寿(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人保、首创置业(资讯 行情 论坛)等重量级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2004年,中芯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蒙牛海外上市。2005年交行、建行在香港上市。其中,建行融资79.8亿美元创下全球IPO的最高纪录。 “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垄断性公司到香港上市,新经济的代表则清一色上了纳斯达克,A股市场的熊市与海外中资概念的牛市并存。”某基金经理说。 除了投资标的缺乏有价值的蓝筹这一外在因素外,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也让基金业自食苦果。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刘慧敏认为基金业已整体陷入业绩排名怪圈。“基金过分关注业绩排名,甚至超过了对基金净值的关注。其实如果基金收益为负,即使排在第一也是不够的。”正是迫于业绩排名的压力,基金在10月底以来不断抛出股票,这种不必要的仓位与结构调整,反而助推了市场的下跌,持有人的浮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亏损。 赚钱才是硬道理 “明年的处境比今年更难。”有业内人士如此预测。他的理由是,银行系基金的崛起将动摇目前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会瓜分掉一大块市场。 “这肯定有很大影响,但我认为关键还是要看基金公司自身。如果确实树立了赚钱效应,为老百姓理财取得了效果,那么他们肯定会争着买基金。”某基金公司的营销总监表示。 据记者了解,业内一批基金公司为应付发行困境,正在酝酿推出绝对收益基金。他们的理由是再谈什么跑赢业绩的比较基准已没什么意义,关键是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挣到钱。实际上,这也符合国际基金业的趋势。在欧洲,部分基金率先强调要为投资者赢取绝对收益,从而获得了投资者的欢迎,共同基金的前景也因此再次光明起来。 同时,基金业的生存环境也应得到改善。对于基金业生存空间过小问题,业内人士呼吁:放宽投融资管制,增加投资品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同时大胆尝试金融衍生产品,引进做空机制。这有利于基金分散、规避风险,提高基金投资回报与产品多元化;研究、允许基金公司进入期货市场,把基金公司打造成全面的资产管理载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