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化解基金业危机要打市场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3:2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第四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达成共识

  本报记者 王轲真

  第四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幕,但鲜花与掌声难掩基金业正面临的困难处境。基金投资业绩不理想、投资者不信任、诚信受到质疑,被并称为基金
业面对的三大危机。业绩、信任和诚信危机虽未燃眉,却足以决定基金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披露,截至2005年11月28日,国内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52家,其中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家,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到5008.2亿元。完成和正在股改的公司300多家,市场、政策、价格三大预期进一步稳定,商业银行有大量资金要寻找出路,企业和居民的闲置资金要寻找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为出路,显示机构投资者发展空间广阔。

  基金业的盛世危言

  不过,尽管基金业规模与日俱增,但透过表面的繁荣,基金业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呢?根据前

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统计,从2001年到现在,只有2003年基金平均收益为正,其余均为负。今年前3个季度,在绝对收益上,多数基金并未获得正收益。由于基金不赚钱,客观上影响了新基金的发行,对吸引机构资金通过基金渠道进入市场也是不利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之间的分化非常明显,大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已超过500亿,而小的不到10亿。特别是在银行系基金、外资背景的基金相继进入基金行业,更压缩了一些缺乏背景的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一些成立时间不久、或是还未建立强大品牌的基金公司,陷入了成立便亏损的境地。

  基金持有人的怨气

  保险公司作为

证券投资基金最大的持有人,对基金无法创造出满意的收益难平怒气。中国人寿(资讯 行情 论坛)
资产管理公司
副总经理刘慧敏对基金当众发难,责问基金为何只重业绩排名,而无法为持有人创造更好的收益。实际上,他的发难多多少少反映了基金经理的想法。目前国内外多家基金评级机构活跃在市场上,在专业报纸上开展了对基金评级打分的运动。

  深为基金业厌恶的是,甚至有的评级机构逐日排名,将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净值公诸天下。这种做法既将基金经理变成了评级的“奴隶”,被排名的皮鞭无情驱使和嘲弄,也令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持有人异常不满。刘慧敏表示,基金切不可根据排名的需要而进行调仓,造成持有人利益受损。

  谁来拯救危机中的基金

  在基金论坛上记者注意到,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态,今后15年社保基金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量只增不减,会场上长时间掌声不息。从听众的表情分析,应该是为股市源头活水不断而兴奋。但从行业的发展角度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创新,应该从行业本身的功能定位,以尽可能大的市场化力度来谋求创新。

  放松行政审批管制,以市场化的手段消除基金创新的障碍,正成为基金业界的共识。刘鸿儒建议,放宽投融资管制,增加基金的投资品种。尽管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但能够吸引基金投资的公司仍然不多,基金投资选择有限,持股高度集中,导致基金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他建议大胆尝试衍生产品,引进做空机制。发挥衍生产品分散、规避风险的功能。

  对于基金面临的诚信危机,有业界学者建议研究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通过管理层个人持股与期权制度,使基金公司切实担负起信托责任。不过,也有专家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例如知名学者王连洲就认为,尽管探索管理层持股计划可能对基金诚信建设有帮助,但从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实际效果看,仍需要研究避免基金公司股权激励中出现内部人控制、损害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出现。中国证券基金市场不缺乏规范条文,关键在于能否落实责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