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中国基金业资产突破5000亿 业界关注三大焦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1:24 每日经济新闻

  众多证券界巨头今日齐聚深圳,基金产品创新、行业违规、QFII冲击将成为重点讨论的话题

  祁和忠 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第四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在深圳举行。据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保
监会副主席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高层将出席,50多家基金公司的高管也将全部参会。昨日,证监会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基金业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

  在基金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状况总体健康,但也出现了基金产品创新阵痛、行业违规成本偏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挤压增强等三大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本次论坛交流的焦点。

  产品创新阵痛

  经过8年的发展,迄今为止内地已有50多家基金公司,基金产品数量200多只,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超过5000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在2000年“基金黑幕”之后,监管部门加大对基金公司监管的背景下取得的。

  然而,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基金业也暴露出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在股票型基金方面,部分公司旗下有多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组合、产品风格趋同,甚至没有各自独立的核心股票池。

  一位参加论坛的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发行新基金是基金公司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目前股市可投资的股票偏少,因此市场经常出现只有漂亮名字、没有实质内容的新基金“招摇过市”。

  在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基金公司大多重股轻债,所管理的债券基金大量持有可转债,未有效分享近年来债券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收益,对市场上巨大的稳定收益需求视而不见。

  今年下半年,在博时、易方达两家基金公司的中短债基金取得成功后,各公司又纷纷效仿发行此类产品,但银行间债券机构需求趋同、定价缺乏透明度、摊余成本法计价掩盖市场波动风险等问题,已成为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位与会专家表示,基金产品创新不足主要是由于股市和债市发展滞后所致,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有着很强的动力。

  今年以来,很多机构申购上证50ETF的行为,令ETF成为多家公司的重点攻关对象。目前,华安、易方达已分别完成上证180ETF、深证100ETF的开发设计工作,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批文,而友邦华泰、南方等基金公司正在加大对上证红利ETF、中证小康产业指数ETF等产品的开发。

  违规成本偏低

  除产品创新亟待更大突破外,近年来部分公司片面追求自身规模和管理费收入,损害持有人利益的现象有抬头迹象。对于这种现象,监管层也曾进行过调查,但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例,在个别“坏孩子”的带头下,基金公司曾将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抬高至3%以上,极大地扰乱了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基金产品性质的认识与理解,甚至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潜在风险。证监会虽对此进行了严厉制止,并对涉嫌违规公司进行调查,但在具体处罚方面却一直没有下文。

  再以近几个月来愈演愈烈的基金公司向销售渠道返尾随佣金、向券商承诺八九倍甚至十倍以上的交易量等为例,这些严重侵犯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径,在海外市场一般都是重大丑闻,但在国内竟已演变为业内潜规则。据了解,一位专业人士曾就此问题与监管层进行过交流,但得到的回答是,“鉴于国情,需要慢慢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基金的违规成本极低。

  QFII带来冲击

  虽然近两年基金业资产规模增长迅猛,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已出现减速迹象,在此期间QFII却异军突起,至今获批投资额度已增至50多亿美元,很多国际大行通过QFII进入A股市场,引起基金业甚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担忧。

  对于这样的担心,证监会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现在交易所对QFII每一笔交易行为都在进行严密监控,不管机构多么大,都要受到制度的约束。目前,QFII有约51%的资产投资股票,其换手率在40%至80%之间。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今年以来银行系基金上市、QFII扩容已对基金业形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多年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美国模式”的发展路径已越来越难走,中国基金业正在向“欧洲模式”迅速转向。欧洲模式的特点是“傍大款”,以银行或保险系基金为主,基金业市场化程度低、风险高。一位基金公司的资深人士表示,按目前的发展势头看,未来中国基金业很可能是银行系与保险系基金做老大,有外资背景的基金公司做老二,其他基金公司只能屈居第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