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扩容信号 工银瑞信提前入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15:0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孙健芳 李利明 北京报道 7月5日,中国第一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合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在京成立,这比原计划至少提前了两个月。按下来的8月、9月,交行与建行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也将投放市场。
依照管理层股权分置的思路,对价是非流通股东获取流通权的溢价,这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市场流通股股数将会增加,同时,由于新的融资计划启动,市场将迎来股票供应量的扩容。 为防止资金面紧张状况发生,管理层未雨绸缪,急推银行系基金公司入市。这也是继保险资金入市、企业年金准备入市等利好消息之后,部委之间再次联手,给出明确的资金面扩容的信号。 力挺“三剑客” 在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入市上,央行行长助理刘士余一直是一位主角,“银行系基金都是他一手推动下进行的,所以他很有成就感。”在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开业典礼上,一位参加的典礼嘉宾如是说。 其实,刘士余的背后,反映了整个央行和银监会对银行系基金入市的积极态度。 “银行号”基金公司启航可以追溯到2004年9月15日,当时央行在京专门召开座谈会,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期,也传出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已经向银监会提请设立基金公司的消息。 经过几个月研究论证,2005年2月20日,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 在《试点管理办法》公布之后,由于股票市场长期低迷,股权分置改革迫在眉睫,作为利好配套措施之一——银行系基金公司入市速度开始明显加快。 4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名单。6月4日,证监会正式批准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这是首家由商业银行——工行联合境内外机构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机构。 工银瑞信被批准设立之后,当时市场作出最乐观的估计是:首批三家试点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各项审批工作最迟将会在今年9月底完成。 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展,投资者对市场预期不稳定加重,股指也在投资者对股市扩容的担忧下进一步下滑,“所以,银行系基金公司入市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这已经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交通银行负责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基于上述原因,工银瑞信从获批、筹建到开业花费不到一个月时间,其速度之快刷新了之前所有记录。 而且,在工行瑞银基金之后,建行和交行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也会紧跟其后。刘士余还表示,交行与建行成立的基金公司则分别会在8月、9月投放市场,三家分别立下了军令状。 三先锋之后,央行对后继部队也已有部署,“最近又有一批商业银行表示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感兴趣,并且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监管机构将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扩大试点范围。”刘士余说。 资金扩容 每次有关银行系基金的消息都成为证监会利好的另类解释,但挟资本和政策优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能给市场带来多少资金? 据悉,在银行系基金第一只产品设计上,证监会和银监会之间也曾有分歧,证监会倾向于发行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产品,而银监会则倾向于低风险货币型基金产品。 这种争执由于央行的表态而被消弭。3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运作的合规资金除了可投资固定收益类证券之外,还可以直接入市投资股票。 虽然央行已经明确支持银行系基金推出股票型产品,但出于风险考虑,工行瑞信仍将第一只产品定位为投资股票的平衡型基金。但临到最后,工行瑞信却选定了发行股票型基金产品。对此,刘士余在开业典礼上也有解释,“希望工银瑞信的第一只产品突出股票投资,这对恢复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将起到极大作用。” “央行和证监会的态度给银行系基金公司定了调,所以在产品设计上,我们都看工行行事,工行发什么产品,我们就发什么产品。”交行相关人士也表示。 据悉,工行瑞信第一只基金将在本月投放市场,业内人士估计,借工行强大网点优势,加上工行的重视程度和资源动用力度,工行第一只基金产品可以轻松上100亿,如果加上建行、交行的基金,三家基金公司在近几个月可以为市场带来数百亿的资金。 “相比资金面来说,市场更多需要一种信心,或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或许工行基金入市会起到效果。”华夏基金人士表示。 新冲击 银行系基金风生水起之际,意味着基金业在人才、销售等资源争夺上更加激烈。 在筹建过程中,工行基金以其强大背景优势从各大基金公司卷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除了工行原托管部人员加入之外,来自湘财荷银、华夏基金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已经加盟其中。 除了人才竞争之外,现有基金业面临的更大的压力则是销售渠道上的打压。 自从2002年市场上出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以来,银行在基金销售上一直起着决定作用。期间,基金公司也试图改变这种窘境,并在建立自己销售渠道上面投入大量精力,但由于目前金融业绝大部分的资源都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基金公司的投入和收入往往不成比例。 同时,由于银行改变销售策略,对合作基金公司不再作出保底承诺,这导致基金公司新产品首发规模急剧下降。最近,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两家发行了新基金产品,虽然两家都属于实力雄厚的老基金公司,也只取得7.69亿和12亿左右首发规模。 而在商业银行成立基金公司后,银行在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上肯定会像自身嫡系倾斜,所以业内人士判断:如果基金销售市场整体向好,银行系基金公司加入将会壮大整个基金业力量,但如果基金销售市场发展不顺,银行系基金入市将冲击现有基金业格局,弱势基金公司会加速被淘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