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新基金业 > 正文
 

低迷市道打压基金中报预期 严防死守未有好收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2:00 中国经营报

  作者:胡朝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7月6日,沪市收出第7根阴线,两市低于3元的个股多达451家。一个多月前的6月3日,这一数字仅为340家。而7月6日沪指收盘点位比6月3日还要高20余点。

  7月中旬前后将进入基金中报披露期,华夏证券基金分析师高谦坦言,受市场影响,基
金的中报很难乐观,“指数型基金的表现可能更差。”

  “市场目前主要还是存量资金在运作,基金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现在连续下跌的许多股票,即使未来再下跌,可能也难以吸引基金的注意。”中信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丁楹分析说。

  而迫于压力采取“严防死守”战略的基金行业,能交出一份怎样的中报,尤其令人关注。

  主动减持周期性行业

  统计显示,沪指在今年一季度的跌幅大约为6.74%,而二季度的跌幅则达到了8.49%。这对于以紧跟指数为标志的指数型基金来说,实在是一件无奈的事。

  更糟糕的是,从4月底开始,以深中集、盐田港(资讯 行情 论坛)为首的基金重仓股就出现了连续下跌的走势,至今其跌幅大多在30%以上,远远超过沪指同期的跌幅,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也始于4月底。于是就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导致的估值混乱是造成基金重仓股暴跌的主因。

  对于这种推测,丁楹显然不以为然,“大家都认为股权分置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对基金来说,对价问题不是选股的决定因素。好的公司即使支付的对价较低,长期看也是值得持有的。”华夏证券的银国宏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对价只是一个点上的概念,影响很快会过去。”

  “按照‘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基金首先要对宏观形势做出判断。前期基金重仓股的下跌,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比如某些行业已经度过了其利润高点。”丁楹分析说。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讨论会——200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就曾表示,我国经济正在走向通货紧缩,出现了下降的拐点。

  处境尴尬被迫转入防御

  尽管众多基金对宏观形势几乎一致看淡,但是这种不良预期似乎并没有反应到基金仓位变化上。

  民族证券的徐一钉分析指出,基金第二季度仓位同第一季度相比可能变化不大,甚至略有提高,大概在67%左右。

  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研究部江赛春的研究似乎也证明了这种推测,他在日前曾撰文指出,仓位测算结果显示,7月1日,88只开放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60.34%,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66.06%。

  长期跟踪基金动态的徐一钉分析说,基金之所以依然保持重仓也许并不是完全根据市场做出的决策。

  一个重要的信号是,近来管理层频频公开表态,“在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金业要充分发挥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6月5日召开的第29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上,管理层明确要求基金不要再抛售股票,并且对4家“不听话”的基金进行了点名批评。

  记者就此向丁楹求证时,丁委婉地表示,管理层希望市场稳定的意愿的确很强,监管部门也会跟机构投资人表达他们的想法。

  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留给众基金的道路似乎只有一条了。徐一钉分析说,基金现在提出的是积极的防御策略。“主要选择受经济景气波动较小的行业,包括食品和消费领域的上市公司。”

  深圳智多盈的分析师余凯认为,基金的尴尬之处还表现为,大部分周期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都会因为宏观调控受到影响,而防御性品种的价位通常又比较高,现在介入不太划算,所以“基金可能正在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