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谁来淘金 基金当仁不让外资不容忽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21:19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李扬 “五一”长假前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连续发出通告,对申请和受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随着申请日5月16日的逼近,年金机构管理资格的认定即将拉开帷幕,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和运作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那么,到底哪些机构有可能成为未来企业年金的掌管者呢? 基金当仁不让 传统意义上,企业年金市场,包括年金委托人(建立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受托人(接受委托管理企业年金的理事会或合规养老金管理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其他为年金服务的机构(如律师、会计师)等链条或部门等多个角色。而投资管理人恰恰是年金市场化运作中最重要的角色。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综合类券商、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将在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担当年金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不同角色。目前看来,最有实力角逐投资管理人这个重要角色的,正是几年来发展迅猛的众多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多半会选择申请成为投资管理人,而不是别的。”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位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因为审批部门会考虑风险因素,不太可能给一家机构多个身份。所以,大多数基金公司会选择申请批准可能性更高的投资管理人这一角色,而避免‘以卵击石’,与网点众多、在账户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商业银行竞争托管人等其他身份。” 这位人士还透露,据他了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托管人的准备工作均已基本就绪,而各基金公司也都将进行申请。不过,由于账户管理业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在国内50余家主要基金公司中仅有2家投入了人力物力对此进行了研究。所以,基本上可以断定,基金将以申请投资管理人为主。 券商可能靠边站 面对围绕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的争夺,风光一度的综合类券商却有点烦。因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规定,综合类券商要申请成为年金投资管理人,必须是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且始终保持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净资产。但是,由于受近四年来的大熊市拖累,能符合该规定的券商数量非常少。据有关部门统计,有资质申请管理资格的,全国范围内将不会超过30家。 券商是否会在年金管理上靠边站呢?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的王强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表示,企业年金的性质是养老基金,实际上就是“养老钱”、“养命钱”。这种基金的管理资质要求很高,取决于这类资金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本金运作必须保证安全性,二是资金管理与运作一定要有长期性特点。劳动保障部多次强调要从严控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格认定,正是从年金的养老金性质出发的。 由此看来,目前券商整体上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危机四伏,不适合担当管理养命钱的重任。不过,由于真正有潜力充当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目前只有基金公司和大型综合类券商,因此,券商完全靠边站的可能性并不大,很可能会有个别资本充实、资金管理能力较强的券商成为合格的年金管理者。 外资机构不容忽视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并未完全放开,此番年金管理资格的角逐中,并没有外资机构的身影。清华大学劳动保障研究所一位赵姓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许多外资机构在年金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实质上也是一种有利资本,虽然目前没有显示的可能性,但不少外资机构非常渴望在中国的年金管理中分一杯羹。他还说,企业年金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均受到极高关注。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企业年金远景可期。据保监会的预期,今后每年企业年金新增额将超过1000亿元。世界银行则更为乐观,认为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潜在“金矿”一旦被开发和利用,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一次新的重大契机。 这位专家说,其实,国外的一些基金管理机构多年来一直希望在我国取得基金管理人资格,其原因不仅仅是要在我国市场上发行基金,也是觊觎我国养老金尤其是企业年金市场。而且,因为年金市场的特性,最终获得管理资格的将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机构。在欧美等国,年金投资管理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也仅集中在三五家基金管理公司身上。估计在我国,经过一番市场竞争后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因此,对于外资机构,我国的年金管理机构一定要运用拿来主义,多借鉴国外经验,让年金市场化运作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