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基金带来理性压力 对基金业产生激励作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06:0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应当把基金的基金的出现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在经过了数年的启蒙期之后,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正在进一步趋于理性。 从蒙昧到理性总是需要过程。很多人或许还记得这些历史场面:1999年5月,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价格一路飙升,超过其资产净值数倍;当年10月28日,基金湘证上市首日被狂炒至10元;2001年9月,首只开放式基金发行时,一些投资者把它当作原始股来买……回首
如今,基金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金融品种,投资者对于基金的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基金的基金诞生,则标志着投资者对基金已经从表面认知逐渐走向深度分析,并开始用科学的衡量标准去进行主动筛选。 我们看到,在各类基金投资产品中,无论在投资取向、投资策略还是风险控制等方面,管理者都设置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标准。姑且不论这些标准是否一定行之有效,至少它们体现了管理者的专业和理性。 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这些产品具有的二次过滤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不再将各类基金看成无差别品种,而是仔细对基金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从而发现优势品种,达到优化投资组合的目的。如果我们认为基金公司的专业投资能力要优于一般投资者,那么通过二次过滤,就可以达到优中选优的效果。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减轻了他们在基金投资中的难度,节约了选择成本。而对于基金而言,基金的基金则对他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毫无疑问,在基金选择上,基金的基金会比一般投资者更为严格,在申购、赎回、买卖、转换等具体投资策略上,基金的基金也将更加灵活。此时,作为投资对象的基金,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首先,基金争取投资人的难度会加大。要想得到基金的基金的青睐,必须具有比同类基金更强的实力。以友邦金中金产品为例,在所有100多只开放式基金中,它只选择了8-1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近20只基金进行评估,其余基金则被遗弃在基金池之外。显然,这对大多数基金构成了营销压力。 其次,即使被基金的基金相中,基金也不能一劳永逸。因为一旦在某方面出现问题,基金的基金的反应会比一般投资者更快,而且,由于资金集中,大额赎回带给基金公司的将是更大的冲击。 从这个角度而言,基金的基金的面世,不仅给一般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品种,更能对基金业产生较强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我们期待,在规范的前提下,能有更多类似产品出现。(上海证券报 叶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