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 > 正文
 

基金一季度增仓5个百分点 权证主动投资惹人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今日又有14家基金公司68只基金披露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合计已有31家基金公司148只基金披露了一季报。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剔除债券、指数、货币和保本基金后,已披露季报的可比的基金股票仓位较去年底提升约5个百分点,达到76.04%,延续了2005年四季度以来的加仓态势。

  偏股型基金遭遇巨量赎回

  虽然不少基金都表示看好2006年股市,大幅提升了股票仓位,但是蜂拥而来的赎回显然也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从天相的统计可以看出,偏股型基金在一季度遭遇了巨量赎回。从可比的数据看,这其中股票型基金今年一季度被赎回了261.66亿份,混合型基金被赎回91.19亿份。出现资金净流入的股票基金屈指可数,在各类基金中只有保本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出现了明显的净申购,保本基金份额增幅高达56%,债券基金的增幅也达到了26%,货币基金在收益率站稳之后似乎重又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一季度整体上增加了150亿份。但是由于偏股基金遭赎回量巨大,从整体上看,基金一季度末份额数同比减少了6%。

  权证主动投资惹人眼

  统计还显示,由于股改的持续进行以及许多公司选择权证作为对价支付,许多基金在一季度又获得了各类权证。在报告期内有些基金选择了抛出权证,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一部分基金仍然持有这些权证,披露季报的这些基金在一季度持有权证的数量达到了6.16亿份,卖出权证的收入总额为8583.6万元。这事实上为基金带来了一笔无风险收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继在去年四季度后,又有基金开始主动投资权证,有基金以约13.56万元买入约6.6万份鞍钢 JTC1,并又于期间将其以15.51万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对于基金主动投资权证,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权证作为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它的出现,也意味着关闭多年的权证这一衍生品市场重新开闸。基于其稀缺性以及T+0的特性,从上市之日起就成为了市场资金炒作的热点。面对这种不理性、过于投机的权证炒作,崇尚价值投资的共同基金选择离场在情理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就不能投资权证,事实上,机构投资者利用权证来构建一个保底组合,是成熟市场通行的一个做法。随着权证市场回归理性,基金主动投资权证今后应该也会出现,并不奇怪。

  此外,在股改对价方式为权证的优质个股身上还存在着较多的套利机会,通过实时跟踪股改进程,积极研究,发掘套利机会的操作思路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对一些保守型的基金而言,持有权证尤其是认沽权证可以锁定股价下行风险,而由于当时火爆的权证市场,又能无风险地实现利润。如国联安旗下德盛安心(资讯 净值 论坛)成长基金在2005年在寻找股改套利机会上颇为积极,而从投资绩效来看,也颇为成功。2005年7月成立的安心成长,半年多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9%,超过基准约一倍。

  一季度防御性资产受冷落

  2006年一季度,市场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上涨行情。其中,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的金融、地产、商业零售和有色金属板块表现尤其突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交通运输以及机场、港口等防御型资产在本轮行情中受到冷落。富国动态平衡基金认为,市场格局的这种变化反映出在大盘走强的过程中,市场的预期向好,市场的价值取向正从弱市中的消极防御向强势市场的积极进攻转化。

  正是在这样一个发生急剧变化的市场中,有些基金在行业配置和市场热点判断上出现了一定偏差,有基金表示,虽然在持仓比例、精选股票上基本正确,但是在行业配置上出现明显失误。基金经理对房地产、有色金属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基本没有上述类别的资产配置,严重影响了基金的业绩表现。

  那么在接下去的二季度该适用何种投资策略?有基金认为A股市场的牛市已经来临,而2006年A股市场正是牛市的初期,二季度对市场的看法仍可以延续一季度的观点:指数下跌空间有限,市场总体偏暖,结构性调整依旧是主旋律。因此在操作策略上,二季度仍将延续年初制定的投资策略,同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优化组合。

  但也有基金提出,针对近期市场的疯涨,短期市场气氛有过度活跃之疑,概念与想象逐渐成为部分投资人追逐的目标。汇添富优势(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也认为,经过一轮上涨,A股的估值水平基本与海外市场相当,前期整体市场明显低估的因素已经不再存在。不过汇添富优势基金同时指出,前期A股市场的财富效应将吸引更多富余资金进入市场。同时,

证券市场以基本面为核心构建的估值体系更加合理和有效,投资者将更为理性地看待再融资及新老划断。应该坚信证券市场定价体系的重塑必然是优质企业的不断上涨所推动的,未来A股市场主要是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