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环球基金 > 正文
 

2006对冲基金激进分子兴起 财务主管惊恐万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02: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FT专稿作者 史蒂芬·舒尔(Stephen Schurr)

  2006年,一个商业趋势将给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每一位公司财务主管带来巨大影响,该趋势就是对冲基金激进分子的兴起。

  2005年,德国证交所计划收购伦敦证交所,而对冲基金带头对这起并购进行了成功
狙击,这一事件导致的“狂飙运动”是个分水岭。它令德国证交所的几名高官下台,并使克里斯·霍恩成了对冲基金经理顶礼膜拜的偶像。是他领导了这次狙击。

  “现在,人人想成为克里斯·霍恩”,一位驻伦敦的对冲基金经理说。同样的事件也在好几家美国公司上演,包括时代华纳、百视达和

麦当劳。这一年,世界各地的克里斯霍恩们甚至取代了斩奸除恶的纽约州总检察长艾略特·斯皮策,成了让企业高管们夜不能寐的幽灵。

  另一个关键时刻,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将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家比作“蝗虫”。或许比作鲨鱼更好。董事级别的企业高管从鲨鱼与对冲基金经理的类比中学到更多,这样做对他们很有好处,因为在2006年,不管喜不喜欢,将有更多公司发现自己在与鲨鱼共舞。

  虽然鲨鱼让人误解与惧怕,但却是生态系统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近几年,金枪鱼和其它传统食物来源的枯竭,已迫使它们猎取替代食物,此举被称为“猎物转换”。

  稍加修改,这一描述就可以用在对冲基金身上,尤其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对冲基金,掌握着全球70%的对冲基金资产,而且几乎每种投资策略都感觉人满为患。同时,

股票与固定收益产品的回报在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对冲基金继续积聚资产,它们被迫转向了欧洲与亚洲。

  在欧洲,它们发现,潜在的股东价值、健康的企业被死气沉沉的企业文化、松懈的公司治理以及负担沉重的劳资关系所束缚。它们认为,释放股东价值的关键是激进行动。

  对冲基金激进行动可以有许多形式。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种难缠的公开较量,在这种较量中,对冲基金经理人在公开信、监管档案或公开论坛上提出他们的批评。

  美国对冲基金的经理人ThirdPoint的丹尼尔·洛布以尖锐的监管档案闻名,他在这些档案里痛斥企业经理。看看摘自2005年初致美国

能源公司StarGas首席执行官伊里克·泽温信中的话:“可悲的是,你的不称职不仅是你与债券及信托单位持有人沟通方面的失败。回顾一下你的业绩就会发现,你多年来都在破坏价值并在战略上多次失误,因此我们授予你美国最危险、最不称职执行官的称号。”

  虽然洛布的努力可能冒犯企业高管,但它们收到了效果。泽温三周后就下台了,此后公司股价扶摇直上。过去10年,洛布的基金有30%左右的年均回报。

  激进行动通常更多地发生在幕后。激进对冲基金彼得舍恩菲尔德资产管理的彼得·舍恩菲尔德说:“许多激进行动发生了,但永远也没有上升到公开谈论的程度。”

  在这些例子中,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友好,但并非总是如此。去年,在备受瞩目的摩根士丹利领导层斗争中,许多声名显赫的对冲基金私下进行了积极活动,迫使管理层做出改变。

  不管激进行动采取何种形式,欧洲企业高管面临的现实是,激进的投资者将在股东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他们该如何应对?

  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冲基金经理以不耐烦出名。他们希望看到成果,也就是股价上涨,而且要比公司的五年计划可能带来的增长更快。高管们可能满足于企业未来增长的投资和定位远见。但如果不能向投资者仔细解释这种远见,那就等于没有计划。

  让投资者积极参与是谨慎的第一关。毕竟,每家公司都声称将其股东视为公司的“共有人”,对冲基金投资者的行为仿佛正依这一模式而行。

  通过在策略和业绩方面提供见解,对冲基金也能帮上忙。和共同基金经理人一样,对冲基金经理人也是从相同的现金流分析、估值手段、数字运算和对公司前景的研究开始。对许多共同基金而言,确定市场评估资产方法上的低效率现象,取得股权然后等待,这就是它们的全部工作。

  对冲基金通常都运用这种分析,矛头指向相同的低效率现象,但那只是起点:它们然后会寻找市场还未意识到的看涨或看跌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对冲基金就会建仓,许多对冲基金不想一直等到市场也意识到这种低效率现象。

  虽然对冲基金的建议可能对它们投资的公司有用,但当激进分子们的建议出错,或更可能的是为股价短线上涨,而非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提供可能时,就会出现更大的挑战。

  尽管对冲基金激进行动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但它不过是古老趋势的最新例证。

  为了与这一新品种的鲨鱼成功相处,高管们必须学会使用对冲基金激进分子使用的所有武器,包括影响现有股东并掌握媒体关系。

  最后,经理人必须认识到,激进分子并非随机选择公司作为投资目标。他们选择这些公司,是因为它们代表了释放股东价值的机会,这一事实应使他们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

  与鲨共舞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但既然我们现在都栖居在同一片海洋,和平共处比对着干的危险要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