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环球基金 > 正文
 

基金赎回频繁的美国观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 10:18 证券日报

  □ 特约撰稿人 Don Cassidy

  理柏在美国研究部里一班资深分析员自2003年开始对基金公司所公开的销售及赎回数据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进取的基金交易员就所谓“市场时间”(market timing)作业的普及性。本公司最近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解释相关数据以及理柏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该项研究,我们认为若干公司的愈见频繁的基金赎回情况早于1996年已出现。我们的计算亦显示,
赎回水平高企似乎并不限于某少数公司。本文尝试把该研究报告的重点发现撰写为此摘要。

  交易频繁几乎可以肯定会提高基金管理的成本而令整体回报减少。这些成本包括托管及转移代理的费用。基金表现亦受到佣金成本?可量度?、买卖差价、以及市场冲击成本(仅能估计)所影响。交易频繁亦会打扰基金经理的策略,在某些需为基金课税的国家,频繁的交易甚至会多缴税款。

  由于基金需要作出年度报告,交易频繁通常可从报告说提供的数据作推断。年报中的现金流报表需要列出基金股份销售的数量及价格,以及赎回现有基金股份的数量及价格(包括已分派及再投资)。年报内的其它费用数据亦有助计算基金的平均净资产,以反映基金于年度内的平均资产净值(Average Net Assets)。利用销售及赎回的数据除以平均资产净值,便可显示基金股份持有人将资金移出移入基金的速度。

  究竟在什么时候存在基金交易频繁但又没有违反或歪曲条例呢?这方面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情况可能是有多项基金系列公开邀请短期交易商使用其基金。由于这些基金并无在销售章程内不鼓励或禁止交易频繁的做法,因此即使交易频繁可能提高成本及影响基金表现,但从监管角度来看却没有任何不当之处。另一个可能性是某一特定基金或其股份类别可能备受追捧,并且于401k及类似退休公积金计划中大量购入。基本上对于参与者进出合资格基金的次数只有少许或甚至没有限制。由于无数小股东进出买卖基金的情况实属无可避免,因此并无任何出现何违例行为。但要注意有些基金系列本身的种类较多,投资者看见这情况便解释为交易频繁亦不太适用。不过,通常小型基金或新推出的基金/种类不适用这情况,因为退休公积金计划信托人不会批准买入这些基金。

  此外,第三个可能性亦可能存在。若干类别基金本质是投资于进取型资产类别者,因此自然会吸引进取主动型的投资者而不是被动型。这类基金毋须涉及与少数大型参与者作出特别或不恰当安排。于缴付一次费用后毋须再缴付费用,惟资金只可转移至预设名单内的基金的基金系列豁免,可能这亦是一个原因导致若干基金的赎回/平均资产净值比率较平均为高,以及赎回/销售比率接近100%。

  理柏的研究发现从基金年报内获得的公开数据显示“市场时间”作业早于2001年之前已经开始。当中有些基金的赎回/平均资产净值比率似乎掩饰了个别基金的极高赎回/平均资产净值比率。于2003年9月3日前,无人知晓“市场时间”的普及性,甚至连“市场时间”这名词也很陌生,所以并无对有关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相信现有的数据信息或可掀起更多有兴趣人士将来进一步探究此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赎回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