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外汇专题 > 正文
 
[汇市信息]商品货币的前景不只取决于商品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09:5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商品货币,即原材料大型净出口国的货币,其汇率近些天来似乎是取决于一系列与商品无关的因素。

  由于原料性商品的价格正从2001年底时的低点一路稳步飙升,新西兰元、澳元、加元、南非兰特和智利比索等传统上的商品货币兑美元汇率都已经历了持续两年的强劲上扬。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结转交易”获利最简单

  由于一些原材料净出口国的利率高于其他国家,因此过去一年中每当投资者被高利率所吸引而持有这些货币时,也会对这些货币的汇率起到提振作用。投资者在这方面获利的最简单途径就是所谓的“结转交易”,即以低利息借入某些国家的货币,如美元,然后再将资金兑换成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如澳元。

  现在,原料性商品的价格已经见顶,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率,特别是美国的利率,预计也将上调。因此,那些曾经对商品货币有利的因素,现在有可能转化为对其不利的因素。

  市场分析公司4Cast的研究负责人阿兰·罗斯金说,如果美联储(FED)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而使美国的利率更具竞争力,再加上美元开始走强,给原料性商品的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商品货币将会受到双重打击,其中澳元受到的打击将尤为严重。

  商品货币“远离”商品价格

  近来,决定商品货币命运的并不是那些与商品有直接关系的因素,而是美国的货币政策、中国的经济政策和全球投资者的投机性结转交易等其他因素。

  以澳元为例,它兑美元的汇率已从2004年初时的高点0.80美元左右跌至了目前的0.7147美元,因为投资者预计Fed将开始大规模上调利率。然而,由于6月底和7月初美国出现的经济走软迹象使人们对Fed是否还会大规模加息产生了怀疑,澳元兑美元汇率又出现了回升。而当FED主席格林斯潘周二和周三在国会作证时对美国经济给予了乐观评估后,澳元兑美元汇率又告下跌。

  当然,这类汇率短期变动的原因无非是投机者的头寸调整,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兴风作浪,投资者的一念之差就能引发汇市投机交易的潮起潮落。

  但目前这轮利率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最新情况,是与商品价格的下跌同时出现的,这种价格下跌可以从商品资源现价指数中得到明确反映。原料性商品的价格在3月中旬见顶后就一路回落,其中金价的跌势尤其显著。分析师们因此认为,这使得商品货币的走弱趋势更加确凿无疑。GainCapital的资深交易员说,由于商品净出口国的利率在世界各国利率普遍处于低水平时相对较高,因此商品货币一直从中受益。随着美元汇率的上扬,金价开始有所下挫,而澳元的吸引力也有所减弱。

  经济形势影响商品货币

  当然,商品货币的走势是恢复到最好的局面,还是进一步恶化至最坏的局面,抑或是介于二者之间,关键要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形势如何。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最终将决定对商品的需求和商品的价格,而且也将决定商品出口大国的经济形势。

  罗斯金说,如果你相信格林斯潘的话,即美国利率将有节制地上调,经济会保持增长,而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低水平,那当然万事大吉了。

  但他指出,这种局面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因为只要上述因素中的一项出现了变化,就会引发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例如,通胀加剧会导致FED增大加息力度,而这又会减慢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从而打击市场对原料性商品的需求,并使商品货币受到损害。

  而中国经济形势的改变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中国对进口原材料的大量需求是导致商品出口国货币升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加拿大的木材和化工产品,还是澳大利亚的金属和矿石,都被来自中国的需求推高了价格。但中国最近通过紧缩信贷来为经济降温的举措已导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出现下降,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9.6%,低于预期,而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是9.8%。

  此外,尽管各商品货币的走势常常亦步亦趋,但也不能保证总是一样。例如,新西兰元和澳元的前景就会略有不同。而由于加拿大央行本周早些时候决定将该国的隔夜拆息维持在2%的水平不变,并且没有提供什么它何时将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的线索。随着人们对该国加息的时间不断作出各种猜测,加元的汇率也会随之起伏波动。 □ 吴音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